[发明专利]用于将两种料流加氢加工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5276.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A·P·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油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02 | 分类号: | C10G65/02;C10L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蓉珺;林柏楠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将两种料流 加氢 加工 方法 设备 | ||
早期国家申请的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2011年3月3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s.13/076,647;13/076,658;13/076,670和13/076,680的优先权。
发明领域
本发明领域为在不同的压力下加氢加工两种烃料流。
发明背景
加氢裂化指其中烃在氢气和催化剂的存在下裂化成较低分子量烃的方法。取决于所需输出,加氢裂化区可含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催化剂的床。加氢裂化为用于将烃进料如减压瓦斯油(VGO)裂化成柴油(包括煤油)和汽油发动机燃料的方法。
温和加氢裂化通常用于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或其它加工装置上游以改进未转化油的质量,可将其供入下游装置中,同时将一部分进料转化成较轻产物如柴油。由于柴油发动机燃料的世界需求与汽油发动机燃料相比逐渐增长,认为温和加氢裂化以汽油为成本使产品方案偏移有利于柴油。温和加氢裂化可以以与部分或完全转化加氢裂化相比较少严格度地操作以平衡用FCC装置制备柴油,其主要用于制备石脑油。部分或完全转化加氢裂化用于以较少的未转化油收率生产柴油,其可供入下游装置中。
由于环境考虑和新近制定的规章制度,可销售的柴油必须满足关于污染物如硫和氮的越来越低的限制。新规则要求从柴油中基本完全除去硫。例如超低硫柴油(ULSD)要求通常小于10wppm硫。
加氢处理装置的联合可涉及其中一个装置在比另一装置更高的压力下操作情况。例如加氢裂化装置通常在比加氢处理装置更高的压力下运行。氢气必须在不同的压力下供入。过量的氢气再循环通过贡献于各个加氢加工装置的循环气体压缩机。
因此,仍需要由烃原料生产与汽油相比更多柴油的改进方法。这类方法必须确保柴油满足越来越严格的产品要求。还需要将氢气在不同的压力下供入分离工艺装置中的改进方法。
发明简述
在方法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包括由烃料流制备柴油的方法,其包括将补充氢气料流在第一压缩机中压缩以提供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将第一部分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在第二压缩机中压缩以提供第二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采取第二部分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作为第二加氢加工氢气料流。将烃料流在第二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和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加氢裂化以提供加氢裂化流出物料流。将柴油料流在第二加氢加工氢气料流和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加氢处理以提供第二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最后将至少一部分第一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分馏以提供柴油料流。
在另一方法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包括由烃料流制备柴油的方法,其包括将补充氢气料流在第一压缩机中压缩以提供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将第一部分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在第二压缩机中压缩以提供第二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采用第二部分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作为第二加氢加工氢气料流。将柴油料流在第二加氢加工氢气料流和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加氢处理以提供第二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将烃料流在包含第二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和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第一加氢加工氢气料流的存在下加氢裂化以提供流出物料流。将至少一部分第一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分馏以提供柴油料流。将第一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分离成包含氢气的蒸气状流出物第一加氢加工料流。将蒸气状第一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压缩以提供再循环氢气料流。最后将再循环氢气料流加入第一加氢加工氢气料流中。
在另一方法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包括由烃料流制备柴油的方法,其包括将补充氢气料流在第一压缩机中压缩以提供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将第一部分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在第二压缩机中压缩以提供第二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将烃料流在包含第二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和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第一加氢加工氢气料流的存在下加氢裂化以提供第一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采用第二部分第一经压缩补充氢气料流作为第二加氢加工氢气料流。将柴油料流在第二加氢加工氢气料流和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加氢处理以提供第二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将至少一部分第一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分馏以提供柴油料流。最后将至少一部分第二加氢加工流出物料流分馏以提供低硫柴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油品公司,未经环球油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