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圆管件定位装置以及直圆管件感应淬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0793.2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荣冉升;倪川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62;C21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桑传标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定位 装置 以及 感应 淬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圆管件加工辅助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直圆管件定位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安装有所述直圆管件定位装置的直圆管件感应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直圆管件广泛应用各种领域,根据应用需要,在众多情形下要求直圆管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一定的韧性,例如用于输送混凝土的混凝土输送管、用于输送粉尘的输送管等,因此这些直圆管件需要进行一定的热处理。
例如,目前由于城市建设、道路桥梁等机械化施工的普及,用于混凝土输送的拖式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泵车已然成为机械化施工中重要的混凝土输送设备。混凝土输送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件是混凝土输送管。混凝土输送管在工作时内壁与混凝土直接接触,而且管体需要承受高速输送的混凝土的撞击或冲击,因而要求具有较高的内壁耐磨性和一定的管体韧性,实际使用中,混凝土输送管属于混凝土输送设备的易损件,用量较多,这一定程度上与混凝土输送管的加工质量无法得到可靠保证密切相关。现在混凝土输送管主要分为两种,即单层混凝土输送管和双层混凝土输送管,这两种混凝土输送管均需要借助热处理手段来使其兼具良好的耐磨性和韧性。无论是单层管还是双层管,所涉及到的热处理手段主要存在两种,即整体加热热处理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其中,整体加热热处理容易使得直圆管件整体材料性能发生改变,不利于直圆管件耐磨性和韧性的兼顾,因而感应加热热处理在上述与混凝土输送管具有相同或类似性能要求的直圆管件加工中已经非常普遍采用。
在直圆管件的感应加热热处理中,感应淬火主要是利用感应电流通过材料或工件所产生的热量,而使得材料或工件表层和局部加热,并快速冷却的淬火方法,其能够使得混凝土输送管具有耐磨性较好的内壁淬硬层和未经热处理的具有较好韧性的外层部分,因而可以使得混凝土输送管兼具良好的耐磨性和韧性。但是,这仅是理论上的,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条件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加工形成的直圆管件并不能获得良好的耐磨性和韧性,这也是例如上述混凝土输送管在作业过程中极易损坏的重要原因。
公知地,基于感应加热的磁场分布以及趋肤效应等原理,决定了感应线圈与管壁间的间隙非常关键,间隙均匀化是管件感应淬火后淬硬层均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淬硬层的均匀化直接影响到管件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具体地,图1显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直圆管件感应淬火设备(即直圆管件感应淬火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正在进行直圆管件感应淬火的作业状态。参见图1所示,在对直圆管件进行感应淬火时,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支撑装置4(例如活动卡箍)连接并支撑直圆管件7的一端,从而旋转驱动机构3能够经由连接支撑装置4将扭矩传递给直圆管件以驱动直圆管件7旋转,直圆管件7的另一端支撑在支撑机构10a上,旋转驱动机构3、连接支撑装置4、直圆管件7和支撑机构10a相对位置固定,其中旋转驱动机构3和支撑机构10a安装在直圆管件感应淬火设备的机床导轨8上(一般旋转驱动机构和支撑机构10a可以固定到工作台上,进而该工作台可滑动地安装到机床导轨8上),并能够通过由电机驱动的丝杆传动装置的带动而沿所述直圆管件7的轴向在机床导轨8上来回运动。此外,公知地,所述直圆管件感应淬火设备还包括感应加热电源1、电缆2(典型地为同轴电缆)、感应器连接装置5和淬火感应器6,感应加热电源1电连接于电缆2,该电缆2沿上述旋转驱动机构3在机床导轨8上的移动方向穿过该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并通过感应器连接装置5连接于淬火感应器6,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感应加热电源1、电缆2、感应器连接装置5和淬火感应器6的位置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在淬火作业过程中,感应加热电源1、电缆2、感应器连接装置5和淬火感应器6相对于能够沿机床导轨8移动的旋转驱动机构3和支撑机构10a而言,其位置是固定的。在加工直圆管件7时,使得淬火感应器6从直圆管件7的一端插入到直圆管件7内部,并使得直圆管件7的一端通过连接支撑装置4连接到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另一端支撑到支撑机构10a上,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在淬火作业过程中,电缆2的一部分、感应器连接装置5和淬火感应器6位于直圆管件7的内部,淬火感应器6需要保持与直圆管件7同轴,但是与直圆管件7的内壁不接触。另外,从图1中可以看到,电缆2的一端连接于感应加热电源1,另一端需要延伸穿过旋转驱动机构3、直圆管件7的内部空间而连接到感应器连接装置5上。也就是说,电缆2需要具有一定的刚度,以防止在淬火作业过程中电缆2发生挠曲而影响淬火作业,并且感应淬火中电缆2需要传输交流电,因此典型地,电缆2一般采用刚性或半刚性同轴电缆,必要时电缆2可以增加支撑杆件或支撑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0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卷带表面真空热处理炉
- 下一篇:电弧炉炉门烘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