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槽薄板的机加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627.5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2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雅丽;秦建斌;任宝平;王晓畔;王云云;谢鹏春;姚志强;张树平;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薄板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薄壁零件进行机加工的工艺夹具。
背景技术
薄壁零件机械加工,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机械加工行业,是比较难以解决的课题。而薄壁零件加工造成超差的原因主要是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是夹具的结构和使用中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槽薄板的机加工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薄壁零件机械加工时容易产生工件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种空心槽薄板的机加工夹具,包括机床加工台、被加工空心槽薄板、底部夹板和顶部夹板,底部夹板通过固定螺栓压接在机床加工台上,在底部夹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螺纹孔,在被加工空心槽薄板的左端部设置有通孔,压紧螺栓依次穿过顶部夹板和被加工空心槽薄板上的通孔与螺纹孔螺接在一起,被底部夹板和顶部夹板夹持的被加工空心槽薄板的长度L2与未被夹持的被加工空心槽薄板的长度L1之间的关系为L2≥0.5L1。
在被加工空心槽薄板的左端外侧设置有挡块,在底部夹板上设置有沉孔,所述的固定螺栓设置在沉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大幅提高被加工零件的合格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心槽薄板的机加工夹具,包括机床加工台1、被加工空心槽薄板5、底部夹板2和顶部夹板6,底部夹板2通过固定螺栓10压接在机床加工台1上,在底部夹板2的顶面上设置有螺纹孔3,在被加工空心槽薄板5的左端部设置有通孔7,压紧螺栓8依次穿过顶部夹板6和被加工空心槽薄板5上的通孔7与螺纹孔3螺接在一起,被底部夹板2和顶部夹板6夹持的被加工空心槽薄板5的长度L2与未被夹持的被加工空心槽薄板5的长度L1之间的关系为L2≥0.5L1。
在被加工空心槽薄板5的左端外侧设置有挡块4,在底部夹板2上设置有沉孔9,所述的固定螺栓10设置在沉孔9中。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心槽薄板的机加工夹具,进行机械加工工艺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控制薄壁零件变形,保证零件质量。
1、粗加工内外形:根据零件变形量判断留余量大小,单面留1毫米余量,反复多次调头铣两面,要求平面度不得大于零件成形后平面度的2倍,便于零件精加工精度保证。内外形余量相同。
2、夹头设计:夹头不能大于镂空部分的1/2,只要能装夹越小越好;长度方向夹头要分段,分多段只要能装夹越小越好。夹头设计总体原则就是越小越好,尽量减小去除夹头时的应力释放。
3、去应力和校形:热处理工件,退火温度200℃,时间两小时;热处理校形工装,用平板压紧零件校形退火,平板要经过磨表面,用螺栓压紧或采用配重块压紧。
4、零件变形控制:去应力校形退火后,塞尺检测零件变形大小,变形应控制在精加工可加工范围内,如果变形过大,还可以重新用工装夹紧再一次退火。
5、修正夹头:夹头部分一刀加工成,保证夹头精度,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6、工装设计:零件最好采用整体式装夹,设计专用工装,尽量减少加工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要点:
1、设计夹具时要注意夹具定位面、基准面平面度要求要高于零件的平面度要求一倍以上;
2、要保证工装、零件拆卸重复使用的稳定性,工装设计要有一定硬度要求一般硬度达到HRC30以上。
3、精加工外表面:对于平面度要求较高的那个面,尽量在加工中一刀完成,以免引起对刀等误差。降低每齿进给量,减小切削力,最后光整加工。
4、内形加工: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加工,每层切深0.5毫米,切宽留余量0.05毫米,最后光整加工。
5、去夹头:为了零件如果设计了工艺夹头,去除工艺夹头的工艺应尽量采用加工应力小的加工方法,防止出现变形。例如采用线切割的工艺方法。
6、加工过程控制:零件加工完后放置时应注意防止变形,工序间周转过程应放置变形,在这方面我们利用零件本身结构,将零件悬挂存放在特殊支架上,零件周转时,将支架整体运走。保证各工序都将零件垂直悬挂存放,将加工完成的零件变形量控制到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