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圆柱形烟管电子烟专用一体化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1392.2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平;杨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桂平;杨建民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8;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圆柱形 烟管 电子 专用 一体化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圆柱形烟管电子烟专用一体化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电子烟产品目前存在的瓶颈是由于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和容量的问题,容量大了,体积也大了。电池容量大,可增加电子烟抽吸口数,但电子烟的体积也会随着电池容量增大而增大,失去了实用性和外观上的严重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烟专用锂离子电池,旨在解决现有电子烟因电池的容量小,从而导致电子烟的抽吸口数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锈钢圆柱形烟管电子烟专用一体化锂离子电池,包括不锈钢圆柱烟管、锂离子电池芯、通气通线管、正负极片、正负极连接导针、丁基橡胶塞、环氧树脂密封胶;所述锂离子电池芯装在不锈钢圆柱烟管内,控制电路用的导线穿入通气通线管内,再经过通气通线管穿过锂离子电池芯、丁基橡胶塞和环氧树脂密封胶引出。所述通气通线管穿入锂离子电池芯中间,锂离子电池芯和通气通线管通过丁基橡胶塞紧密配合,装入不锈钢圆柱烟管外壳中,再注上环氧树脂密封胶定位并密封;因环氧树脂密封胶固化后,形成了一个坚硬而 光滑的固体,当电池不正常时产生气体,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力时,能把环氧树脂密封胶固体移位,能有效地释放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气体,防止了气体不及时排泄而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
所述的通气通线管材料为金属材料管和塑胶材料管。
所述的控制电路用的连接导线可为2根以上。
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圆柱形烟管电子烟专用一体化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为圆柱形金属材料管和圆柱形塑胶材料管。
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圆柱形烟管电子烟专用一体化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内定位和密封的胶体为环氧树脂AB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电子烟的烟管作为电池外壳,在同尺寸与容积的烟管中装入无外壳的电芯,因电池取消了外壳,所以增加了电芯的体积,也就增加了电池的容量,电池容量大了,电子烟的抽吸口数也就增多了;因环氧树脂密封胶固化后,形成了一个坚硬而光滑的固体,当电池不正常时产生气体,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力时,能把环氧树脂密封胶固体移位,能有效地释放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气体,防止了气体不及时排泄而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锈钢圆柱形烟管电子烟专用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管,2锂离子电芯,3丁基橡胶塞,4环氧树脂密封胶,5通气通线管,6正极连接导针,7负极连接导针,8丁基橡胶塞,9环氧树脂密封胶,10控制电路连接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该图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锈钢圆柱形烟管电子烟专用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剖视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参见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圆柱形烟管一体化锂离子电池,包括不锈钢圆柱烟管1外壳,锂离子电池芯2,丁基橡胶塞3,环氧树脂密封胶4,通气通线管5,正极连接导针6,负极连接导针7,、丁基橡胶塞8,环氧树脂密封胶9,控制电路导线10;所述锂离子电池芯2装在不锈钢圆柱烟管1中,控制电路用的导线10穿入通气通线管5内,再经过通气通线管5穿过锂离子电池芯2、丁基橡胶塞3、8和环氧树脂密封胶4、9引出;所述通气通线管5穿入锂离子电池芯2中间,锂离子电池芯2和通气通线管5通过丁基橡胶塞3、8紧密配合,装入不锈钢圆柱烟管1中,再注上环氧树脂密封胶4、9定位并密封。
所述环氧树脂密封胶4、9的作用是把装入烟管1内的锂离子电池芯2定位并密封,防止锂离子电池芯2滑动和受潮。又因环氧树脂密封胶固化后,形成了一个坚硬而光滑的固体,当电池不正常时产生气体,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力时,能把环氧树脂密封胶固体移位,能有效地释 放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气体,防止了气体不及时排泄而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
所述通气通线管5的作用是专为电子烟设置的,因吸烟时是通过烟管1吸气,气流通过通气通线管5吸动电子烟控制开关通电而产生雾器;通气通线管5的另一作用,就是在通气通线管5中穿入控制电路连接导线10,这控制电路连接导线10用于把烟管1两端的电路连通而达到控制电子烟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桂平;杨建民,未经李桂平;杨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1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