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顶板复位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5175.3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日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骆文军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顶板 复位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模具顶板复位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模具顶板复位时,顶板依靠自身重量复位,但是没有针对顶板复位的定位装置,这就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由于没有定位装置,顶板无法使用外加动力进行复位,否则容易出现无法退回初始位置的情况,且依靠自身重量复位时,顶板也容易出现无法退回初始位置的情况,而顶板无法回到初始位置时,使得模具的顶杆要么远离分型面,要么高出分型面,则这就使得产品成型时容易出现产品表面部分凸起或部分凹陷的情况,破坏了产品的表面质量,甚至出现导致产品报废的情况,故存在生产稳定性较差,进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使得模具生产稳定性较好及生产成本较低的模具顶板复位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模具顶板复位的定位装置,它包括上模、上模顶板、下模、下模顶板和模架,所述的上模顶板、上模、下模和下模顶板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模架上,所述的上模上设有至少二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的第一定位孔中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的第一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上模顶板上,第一定位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孔中,所述的第一定位孔正下方的下模上端面为光滑面。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模上设有第一定位孔,且在第一定位孔中设有第一定位杆,同时第一定位孔正下方的下模上端面为光滑面,则使得顶板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复位,复位时在定位杆和定位孔的作用下,外力只需将顶板推到定位杆的下端端面与下模上端面贴合的位置即可使得顶板回复到初始位置,定位准确性较高,且即使外力继续作用顶板时顶板也不会继续向下运动,稳定性较好,进而使得模具中的顶杆处于理论位置上,在产品成型时,也就不会出现产品表面部分凸起或部分凹陷的情况,故使得模具的生产稳定性较好,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均较高,进而降低产品的和模具的生产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使得模具生产稳定性较好及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定位孔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上模的四个边角上,则分布在四个边角上的第一定位孔,使得上模顶板在下压和上升时稳定性更好,不易出现倾斜而导致上模顶板卡死的情况,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性更好,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上设有至少二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的第二定位孔中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的第二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下模顶板上,第二定位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定位孔中,所述的第二定位孔正上方的上模下端面为光滑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定位孔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定位孔分别位于下模的四个边角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顶板复位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上模,2、上模顶板,3、下模,4、下模顶板,5、模架,6、第一定位孔,7、第一定位杆,8、第二定位孔,9、第二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模具顶板复位的定位装置,它包括上模1、上模顶板2、下模3、下模顶板4和模架5,所述的上模顶板2、上模1、下模3和下模顶板4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模架5上,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至少二个第一定位孔6(本例为四个,也可为二个、五个、六个或八个等等),所述的第一定位孔6中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杆7,所述的第一定位杆7的一端固定在上模顶板2上,第一定位杆7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孔6中,所述的第一定位孔6正下方的下模3上端面为光滑面,也可理解为需与第一定位杆7的另一端端面贴合的下模3上端面为光滑面,这就可以保证第一定位杆7的另一端端面与第一定位孔6正下方的下模3上端面贴合时较稳定,使得第一定位杆7对上模顶板2的定位准确性更好,进而保证模具具有较高的生产稳定性。
所述的第一定位孔6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定位孔6分别位于上模1的四个边角上。
所述的下模3上设有至少二个第二定位孔8(本例为四个,也可为二个、五个、六个或八个等等),所述的第二定位孔8中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杆9,所述的第二定位杆9的一端固定在下模顶板4上,第二定位杆9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定位孔8中,所述的第二定位孔8正上方的上模1下端面为光滑面。
所述的第二定位孔8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定位孔8分别位于下模3的四个边角处,当然第二定位孔8与第一定位孔6在同时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日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日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5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活座成型模
- 下一篇:胶类厚制手套自动脱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