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2072.9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代平;冉琼;詹爱平;喻本宏;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84 重庆市大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焚烧 渗滤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急剧增加,根据中国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将有一大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得到新建,而焚烧厂垃圾渗滤液是否能够处理达标排放是垃圾焚烧发电厂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难题。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高污染负荷和综合污染的典型特征:恶臭;SS高达10000~15000 mg/L;pH约5~7;CODCr浓度约40000 ~70000 mg/L;BOD5浓度约为20000~35000 mg/L;氨氮浓度较高,约1000~1500 mg/L;电导率约为20 ms/cm,主要的盐分为钠、钙、氯化物、硫酸盐等,以及大量镉、镍、锌、铜、铬、铅等重金属,理化性质波动范围往往较大。渗滤液原水中除CODCr、BOD5、氨氮等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外,还有卤代芳烃,重金属和病毒等污染物。渗滤液原水如不妥善处理,将给当地地面水,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有以下两点处理难点:一、渗滤液高浓度氨氮的问题。氨氮浓度较高,约1000~1500 mg/L,比城市污水氨氮浓度高出数百倍。一方面,由于高浓度的氨氮对生物处理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浓度的氨氮造成渗滤液中的C/N比失调,生物脱氮难以进行,导致最终出水难以达标排放。二、部分有机物难以生物降解的问题。虽然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BOD5/CODCr>0.3,可生化性较好,但是仅依靠生化处理很难将之处理达标,一般来讲,渗滤液的CODCr中将近有500~600 mg/L无法用生物处理的方式处理。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者己达成共识:从生态及经济效益双赢的角度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装置,该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装置采用综合运用物理和生化方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能够处理高指标污水,出水水质质量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较好,降低了运行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沉砂池、调节池、初沉池、UASB反应器系统和硝化反消化系统,硝化反消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兼氧池、曝气池和二沉池,兼氧池的进水口与UASB反应器系统连接,所述二沉池连接有泥浓缩处理系统,还包括混凝絮凝池、膜处理系统和用于出水的清水井,所述混凝絮凝池进水口与二沉池连接,出水口分别与膜处理系统和清水井连接,所述膜处理系统出水口与清水井连接;
进一步,所述膜处理系统包括超滤和纳滤系统;
进一步,所述格栅沉砂池与调节池之间、兼氧池与曝气池之间、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以及二沉池与混凝絮凝池之间均采用溢流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池包括两个并列设置调节池池体Ⅰ和调节池池体Ⅱ,所述调节池池体Ⅰ和调节池池体Ⅱ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两池体的串联运行的闸阀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实现调节池的单池运行或两池并联运行闸阀Ⅱ,所述调节池池体Ⅰ和调节池池体Ⅱ分别设置有不少于2个的潜水搅拌器,所述调节池池体Ⅰ和调节池池体Ⅱ顶部设置有泄爆孔和沼气收集装置;
进一步,所述UASB反应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中间水池Ⅰ、UASB水池和中间水池Ⅱ,所述UASB水池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穿过UASB水池的顶部直到UASB水池的底部,所述布水水管穿过所述套管直到UASB水池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初沉池与中间水池UASB之间以及UASB水池与中间水池Ⅱ之间均采用溢流连接;
进一步,泥浓缩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板框式压滤机和泥饼焚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2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