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凹坑修理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3364.1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0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崔根雄;谢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科捷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22 | 分类号: | H05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修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修理工具,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PCB凹坑修理棒。
背景技术
在PCB加工生产领域,经常会出现PCB焊盘、孔环、铜面和铝面等压伤、擦花形成的凹坑,严重的会造成产品报废,增加生产的成本;目前,对PCB铜面的擦花和压伤形成的凹坑,可以使用铜浆进行修复。但是这种修复方式,存在下述的缺点:(1)铜浆成本十分昂贵;
(2)使用铜浆修复后,需高温烘烤,消耗电能;(3)高温烘烤后需打磨平整;容易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修复效果良好的PCB凹坑修理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CB凹坑修理棒,包括柱形的棒体,其中所述的棒体其中一端设有圆台,所述圆台的外侧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弧度为60~130°;在圆台上设有圆锥体,所述圆锥体的外侧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弧度为50~110°。
上述的一种PCB凹坑修理棒中,所述的棒体为圆柱体,其直径为10~20mm。
上述的一种PCB凹坑修理棒中,所述的棒体另一端设有圆球体所述圆球体的直径为1~15mm。
上述的一种PCB凹坑修理棒中,所述的圆锥体底部直径为5~10mm。
上述的一种PCB凹坑修理棒中,所述的棒体、圆台和圆锥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挤压凹坑周边凸起的铜面,圆锥体可以修理成品电路板IC及其它小焊盘上的凹坑;圆台可以用来修理成品或半成品电路板较大焊盘上的凹坑;圆球体可以用来修理修理成品或半成品电路板大铜皮上的凹坑。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不用消耗任何能源及辅助物料,修理后可以达到验收要求,避免产品因凹坑缺陷报废,亦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棒体1、圆台2、圆锥体3、圆球体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CB凹坑修理棒,包括圆柱形的棒体1,棒体1直径为10~20mm;在棒体1其中一端设有圆台2,所述圆台2的外侧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弧度为60~130°;在圆台2上设有圆锥体3,所述圆锥体3的外侧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弧度为50~110°,圆锥体3底部直径为5~10mm;进一步地,在棒体1另一端设有圆球体4所述圆球体4的直径为1~15mm。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棒体1、圆台2和圆锥体3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整体采用不锈钢制成。
使用时,通过圆锥体3侧面的圆弧面慢慢推动凹坑四周铜面,可以用来修理成品电路板IC及其它小焊盘上的凹坑;通过圆台2侧面的圆弧面慢慢推动凹坑四周铜面,可以用来修理成品或半成品电路板较大焊盘上的凹坑;通过圆球体4的圆弧面慢慢推动凹坑四周的铜面,可以用来修理修理成品或半成品电路板大铜皮上的凹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科捷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梅州科捷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3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浇花装置
- 下一篇:对中缸体、对中定位装置及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