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8879.X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正;徐晓敏;廖阳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橡胶 悬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其英文缩写 NVH),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汽车的悬置涉及汽车发动机的NVH技术。悬置是动力总成隔振的关键部件,合理的悬置部件应该能够实现其功能要求,有较低成本,重量合适,空间占用小,装配方便,有美观的外形。
现有的发动机后拉杆悬置如图1所示,其大端10为圆形,在芯轴径向的安装空间要求较大,芯轴与车身的安装间距离较长,在车辆运动过程中使得车内NVH性能变差。同时,其与大端连接支架采用圆孔连接,在悬置系统的总装过程中,对于制造及装配误差造成的后悬置静载受力不能够进行适度的调节,有增加怠速振动的风险。其小端9与发动机侧支架通过横穿的螺栓连接,有扭转打滑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总成,它在安装空间上的需求较小,能够适度调节或消除防扭拉杆橡胶悬置大端的静载受力,不易扭转打滑;同时该悬置总成的重量轻、安装方便,整车的NVH性能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总成,包括大端连接支架和防扭拉杆悬置;所述防扭拉杆悬置包括大端连接支架、大端芯轴、大端橡胶减振体、中间拉杆、小端芯轴和小端橡胶减振体。中间拉杆的两端分别大端安装孔和小端安装孔。大端芯轴伸进大端橡胶减振体内,且两者硫化固定在中间拉杆的大端安装孔内。小端芯轴穿过小端橡胶减振体,且两者硫化固定在中间拉杆的小端安装孔内。所述大端芯轴有中心轴孔,大端连接支架通过横向螺栓与大端芯轴连接,大端连接支架上有与大端芯轴的轴孔方向垂直的螺栓孔,通过垂直螺栓与车身连接;所述小端芯轴为实心棒体,其两端有与垂直于小端芯轴轴线的螺栓孔,与发动机侧支架连接。
大端连接支架通过横向螺栓与大端芯轴连接,与大端芯轴连接的螺栓孔为腰形孔,长度方向平行于车身。所述中间拉杆的大端安装孔外形以及大端橡胶减振体为一近椭圆体,体内镂空,椭圆体的长轴平行于车身。
所述小端芯轴的中部有凹槽,所述小端橡胶减振体为筒状结构,筒内中部硫化有凸起,与小端芯轴上的凹槽匹配。
所述小端橡胶减振体的筒外圈两端形成有两圈凹槽和外拱的橡胶圈。
所述中间拉杆的中部设置有减重槽或孔。
所述大端橡胶减振体在中间硫化有一橡胶人字形结构连接椭圆体内圈和椭圆体外圈。该人字体汇聚处为一通孔,在椭圆体上,与人字体顶部和底部对应的部位硫化有橡胶突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大端橡胶减振体为一近椭圆体结构,对径向的空间要求较小,便于安装,与以往的悬置相比由于芯轴与车身安装间距较短,车身的运动受力更好。对占用装配空间小,当其连接于隧道梁内时,能够进行合理的布置,为动力总成的振动解耦提供便利,即减小了对悬置布置空间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了悬置单体的NVH性能。
在静载状态下左右悬置完成安装后,由于制造及装配误差,动力总成发生小角度偏转与理想设计状态相比发生偏差,通过大端芯轴与大端连接支架采用腰形孔配合能够在一定量上消除小角度偏转,使车身侧在静载状态下的受力尽量的小,从而能够对静载下的后悬置受力进行一定调节。
该悬置的小端芯轴使用至下而上的通过垂直双螺栓与发动机支架连接,与以往悬置的小端连接形式相比不会产生扭转打滑,同时拆装更方便,连接刚度更强。
由于整个悬置总成还采取了中间拉杆的减重凹槽或孔的设计,使得该总成的重量减轻。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总成的零件装配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总成的小端橡胶减振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总成的小端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总成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总成的整车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8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冷却进风管固定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