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速器支架的安装结构、后桥组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5555.0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万永杰;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董彬 |
地址: | 415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速器 支架 安装 结构 后桥 组件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底盘布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缓速器支架的安装结构、后桥组件和包括该后桥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缓速器用于提供平稳减速并帮助车辆在重载下提供制动力矩,通常通过缓速器支架布置在车辆的底盘上。CN201061990Y中,缓速器安装在后桥减速器壳内,其中的后桥减速器壳具有特殊结构,即在其远离后桥的桥壳的轴承盖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缓速器支架的安装结构(例如安装孔),以便缓速器通过缓速器支架安装在该处。由此,需要专用的后桥减速器壳,而不能使用通用的后桥减速器壳,当发生故障后不便于更换、维护。另外,缓速器通过缓速器支架安装在后桥减速器壳的远离桥壳的位置,即远离后桥减速器壳和桥壳的连接处,从而对该连接处产生扭矩,增大了后桥减速器壳的负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通用后桥减速器壳进行安装且减小后桥减速器壳的负载的缓速器支架的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速器支架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后桥减速器壳和缓速器支架,其中,所述缓速器支架安装在所述后桥减速器壳的法兰面上。
优选地,所述缓速器支架包括安装部和沿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形成为两端开放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法兰面,所述安装部环绕所述后桥减速器壳设置,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法兰面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部和法兰面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安装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侧部具有散热口。
优选地,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于所述法兰面的一端到设置有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所述安装部的中央开口的横截面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后桥组件,该后桥组件包括桥壳、后桥减速器、后桥减速器壳、缓速器和缓速器支架,所述后桥减速器壳的一端具有法兰面,所述后桥减速器壳通过所述法兰面安装到所述桥壳,其中,所述缓速器支架安装在所述法兰面上,所述缓速器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安装在所述后桥减速器的传动轴上,所述定子安装在所述缓速器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缓速器支架包括安装部和沿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形成为两端开放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法兰面,所述安装部环绕所述后桥减速器壳设置,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所述定子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法兰面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部和法兰面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安装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侧部具有散热口。
优选地,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于所述法兰面的一端到设置有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所述安装部的中央开口的横截面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后桥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速器支架安装在后桥减速器壳的法兰面上,便于利用后桥减速器壳的法兰面上已有的装配结构进行安装;另外,后桥减速器壳在法兰面连接到后桥的桥壳,缓速器支架也安装在此,因而能够减小后桥减速器壳的负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后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说明图1中的后桥减速器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说明图1中的缓速器支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桥减速器壳 2:法兰面 2a:第二安装孔 3:凸缘
4:缓速器支架 5:安装部 6:支撑部
7:第一安装孔 8:散热口 9:桥壳 9a:桥壳法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5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盒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