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带材纵包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0114.1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平;沈明祥;孟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6 | 分类号: | 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带材纵包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缆生产过程中的金属带材纵包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各领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电缆作为电力和信号传输的中枢神经,综合护套电缆的作用仍是无可取代。该种电缆通常由缆芯、包覆在缆芯外周的铝塑复合带、包覆在铝塑复合带外周的绝缘聚乙烯护套以及间隙绕包在绝缘聚乙烯护套上的钢带层和挤制在钢带铠装层外的聚乙烯护套组成,综合护套铠装型电缆具有很好的屏蔽性能,并且具有较强的弯曲性,适用于各区段。
原来广泛使用在综合护套电缆的生产过程中的铁皮纵包摸,经常发生断带或铝带翘边造成包覆在其之上的外护套粗细不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电缆的质量和安全,并且减少电缆的使用寿命。由于综合护套生产断带后很难修复,需剥电缆进行重新生产,这严重增加了电缆的成本以及破坏缆芯的电气性能及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纵包模具易造成金属带材拉断或翘边而提出一种金属带材纵包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金属带材纵包模具,包括模架,所述模架上设置有模座,所述模座设置有多个线切割过线模和定径模,所述线切割过线模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调模行程孔,所述调模行程孔两端设置有固定线切割过线模的孔栓,所述模架设置有固定模座止动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金属带材纵包模具在纵包过程中逐渐成形、减小阻力,控制其成形过程,能够在电缆生产中减少断带,增加成形效果,从而提高电缆的质量,并降低电缆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带材纵包模具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带材纵包模具左视图。
图中:1、模架; 2、模座; 3、线切割过线模; 4、定径模; 5、调模行程孔; 6、孔栓; 7、止动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2所示一种金属带材纵包模具,包括模架1,所述模架1上设置有模座2,所述模座2设置有多个线切割过线模3和定径模4,所述线切割过线模3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调模行程孔5,所述调模行程孔5两端设置有固定线切割过线模3的孔栓6,所述模架1设置有固定模座2的止动螺丝7。
所述相邻两个模座2之间相距100-200mm。
所述的电缆包括从缆芯外周纵包金属带材,金属带材通过该套模具由大到小进行纵包,根据各厂家生产电缆外径、搭边要求的不同设计过线模口的大小,根据定径模大小递增加0.2~0.5个毫米至纵包金属带材宽度。
这种金属带材纵包模具在纵包过程中逐渐成形、减小阻力,控制其成形过程,能够在电缆生产中减少断带,增加成形效果,从而提高电缆的质量,并降低电缆的生产成本。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0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