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门锁的带齿轮啮合的内锁止连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3480.8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松;徐冬林;李伟;竺文静;邓志华;施兆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47/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门锁 齿轮 啮合 内锁止 连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门锁的带齿轮啮合的内锁止连杆装置,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侧门锁的锁止装置都采用多个锁止连接杆与开门释放机构相连接来完成门锁的解锁和锁止。这种汽车侧门锁锁止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零件较多,所以故障率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节约成本的汽车电动门锁的带齿轮啮合的内锁止连杆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动门锁的带齿轮啮合的内锁止连杆装置,包括锁止手柄,锁止弹簧,内锁止连杆,棘爪夹钳和棘爪;所述锁止手柄通过棘爪铆钉铆接在锁身上,由汽车门锁的操纵手柄副连杆触动锁止手柄在铆接平面上旋转;所述锁止弹簧安装在锁身槽中,其一端角位于内锁止连杆的侧槽中,锁止手柄的锲形部分触压在锁身槽中的锁止弹簧上;所述内锁止连杆装配在锁身柱子上,并通过设在其上的轮齿与所述棘爪夹钳的一端啮合连接。
当所述锁止手柄在铆接平面上旋转时,锁止手柄锲形部分触压锁止弹簧在锁身槽中往下移动,致使锁止弹簧的两个端角往上抬,设在内锁止连杆的侧槽中的锁止弹簧端角,使内锁止连杆沿锁身柱子轴线上下移动,当锁止弹簧的端角往上抬的时候,内锁止连杆在锁止弹簧端角的作用力下也往上移动,使内开手柄与内锁止连杆脱开,从而达到锁止门锁的效果;但内锁止连杆的齿轮部分仍然与棘爪夹钳上的齿轮相啮合而不脱开,在从锁止状态到解锁状态的过程中达到准确解锁的效果。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电动门锁的带齿轮啮合的内锁止连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节省了门锁的占用空间,可靠性高,通过锁止连杆和棘爪夹钳的齿轮啮合达到准确的解锁和锁止效果。
整个锁止解锁过程利用锁止弹簧对内锁止连杆的位置限制,以及内锁止连杆和棘爪夹钳的齿轮啮合,取消了其他锁止结构通常采用的锁止手柄及其他多个连接件,在简化运动机构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紧凑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锁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锁止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棘爪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锁止连杆与棘爪夹钳啮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汽车电动门锁的带齿轮啮合的内锁止连杆装置,包括锁止手柄1,锁止弹簧2,内锁止连杆3,棘爪夹钳4和棘爪5;锁止手柄1通过棘爪铆钉铆接在锁身上,由汽车门锁的操纵手柄副连杆触动锁止手柄1在铆接平面上旋转;锁止弹簧2安装在锁身槽中,其一端角位于内锁止连杆3的侧槽中,锁止手柄1的锲形部分触压在锁身槽中的锁止弹簧2上;内锁止连杆3装配在锁身柱子上,并通过设在其上的轮齿与所述棘爪夹钳4的一端啮合连接。
当锁止手柄1在铆接平面上旋转时,锁止手柄1锲形部分触压锁止弹簧2在锁身槽中往下移动,致使锁止弹簧2的两个端角往上抬,设在内锁止连杆3的侧槽中的锁止弹簧2端角,使内锁止连杆3沿锁身柱子轴线上下移动,当锁止弹簧2的端角往上抬的时候,内锁止连杆3在锁止弹簧2端角的作用力下也往上移动,使内开手柄与内锁止连杆3脱开,从而达到锁止门锁的效果;但内锁止连杆3的齿轮部分仍然与棘爪夹钳4上的齿轮相啮合而不脱开,在从锁止状态到解锁状态的过程中达到准确解锁的效果。
汽车门锁从锁止状态到解锁状态的运动机构和原理同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未经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3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盘形节能燃烧头
- 下一篇:一种飞碟形节能燃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