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隔离腔室的暖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875.0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维平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100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暖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动暖气供热的暖气炉,具体说是带隔离腔室的暖气炉。
背景技术
根据北方火炕抽力普遍偏低,而不同火炕抽力又差别很大。暖气炉在晚间使用需要低效换热排烟来保证火炕温度,白天使用则需要高效换热,来实现暖气节能供热的客观情况,本发明人在2010年和2012年发明了两项暖气炉技术(专利号为:2010101455326、201220168839.2),该两项发明的共同点是,分别在暖气炉的水套烟道中或在水套炉体的上部设置固定换热体和可移动换热结构,利用可移动换热结构主换热体与固定换热体的位置移动来选择暖气炉的低效换热排烟与高效燃烧换热。使暖气炉具有快速缓火,高效换热,任意选择火炕温度,节能、环保等显著特征。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烟煤使用比例的不断增大,该燃煤的流通烟气中焦油、灰尘在主换热体、进水端和出水端及相关部件上的凝结,就会使可移动换热结构引出端的移动出现障碍。由于该可移动换热结构封闭板透孔与所套入的主换热体外缘为防止烟气外溢只能存在较小间隙,焦油和灰尘的凝结还会造成该封闭板在主换热体上失去轴向移动能力,当主换热体被调节装置拉动,出现轴向偏移时,该封闭板与烟道壁板就会出现间隔,造成烟气外溢,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流通烟气与可移动换热结构的端部范围有效隔离,使可移动换热结构在炉体中移动灵活可靠,封闭安全,换热效率可任意调节的带隔离腔室的暖气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带隔离腔室的暖气炉,其包括水套炉体及其相互连通的水套烟道,该水套炉体及水套烟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水套炉体上部或水套烟道中,设有固定换热体和包括主换热体的可移动换热结构,该可移动换热结构还包括与炉体水套活动连通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该炉体外部设有可带动主换热体移动的调节装置,该暖气炉在对应可移动换热结构的端部范围,设有隔离腔室结构。
通过在可移动换热结构端部范围的暖气炉体中设置隔离腔室结构,可避免可移动换热结构端部范围处在流通烟气之中,从而造成焦油、灰尘凝结。以确保可移动换热结构的引出端移动灵活可靠及封闭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该隔离腔室结构为主换热体两端对应的壁板上,设有与水套层封闭的隔离套,该主换热体两端设置的连通箱体设置在该隔离套内,该隔离套内的壁板上设有该主换热体在其中呈排列状移动的长条形开口,该连通箱体的纵向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对应该进水端或出水端的隔离套壁板上,设有引出口,该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从所对应的引出口中伸出,该隔离套的外端面上,设有封盖板。采用这种结构,可避免进水端与出水端以及与其对应的引出口因处在流通烟气之中而造成相互间焦油、灰尘的凝结。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该隔离套内的主换热体上设有内封闭板,该内封闭板上的透孔对应套在该主换热体上,该内封闭板与连通箱体之间设有弹簧,该内封闭板可移动封闭该长条形开口。采用这种结构,可进一步提高隔离套内部与流通烟气的封闭性,保持隔离套内部的清洁及引出端的移动灵活。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该引出口与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外表面存在明显间隔,对应该引出口的进水端或出水端上,套入可移动封闭该引出口与该进水端或出水端外缘间隔的封垫,该封垫上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连通箱体上。采用这种结构,即降低了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与对应的引出口之间的同心制作要求,减化了生产难度;也使得主换热体的移动方向与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引出方向不必处在一个平行线上,便于主换热体的倾斜排列设置,优化暖气炉的通烟、换热。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引出口所在壁板的侧边,设置具有透孔的内隔板,该内隔板透孔与引出口的形状、大小、位置相应,该进水端或出水端在引出口及内隔板透孔中同步移动,该封垫上设置的弹簧,其另一端对应设置在内隔板上或者是对应设置在内隔板透孔上的垫圈上。采用这种结构,可将弹簧的动态压缩使用变为静态压缩使用,稳定封垫的长期封闭效果。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该具有引出口的一侧板面为活动连接板,该隔离套的上下端,具有封挡该活动连接板的沿,该活动连接板的内外端,分别与封盖板及与其对应的隔离套底部板面相接。采用这种结构,可利用弹簧压力及引出口与进水端或出水端的明显间隔,实现活动连接板的定位和移出,方便部件的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维平,未经张维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