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0311.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模德模具(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循环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里的污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破坏生态环境,需要进行一系列处理。但由于污水处理设备一般价钱高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而不愿意引进污水处理设备,工厂里的污水通常人工简单处理下即排出,污染较为严重的则交给污水公司处理。
常见的中小型企业污水处理措施是:将污水用泵抽入剩水桶,由人工加入酸液或碱液,进行废液的中和处理,处理后再沉淀,过滤。但当污水量较大时,则无法进行人工处理,需交由由污水公司处理。且这种人工进行中和来处理废液的方法,速度较慢,不能随时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能快速处理量较大的工业酸碱性污水,占地面积小,经济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污水集中装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四水泵、酸碱中和装置、沉淀过滤装置及处理水排放装置,污水集中装置通过第一水泵连接酸碱中和装置,酸碱中和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沉淀过滤装置的进水端,沉淀过滤装置的出水端连接处理水排放装置的进水端,所述酸碱中和装置由中和池、酸/碱储罐、控制箱及第二水泵组成,第二水泵用于将酸/碱储罐中的液体抽至中和池,控制箱连接第二水泵与中和池,所述沉淀过滤装置包括沉淀池及过滤池,沉淀池的出水端连接过滤池的进水端,所述沉淀池的进水端即为沉淀过滤装置的进水端,所述过滤池的出水端即为沉淀过滤装置的出水端。
优选的,酸碱控制箱内设置酸碱值监测器及控制阀门。
优选的,处理水排放装置包括返排池与达标剩水池,返排池的进水端与沉淀过滤装置的出水端连通,返排池的出水端与污水集中装置的进水端相连通;达标剩水池的进水端与沉淀过滤装置的出水端连接,达标剩水池的出水端连接第四水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酸碱值监测器能探测溶液pH值,且能显示溶液pH值,如pH探头。所述控制第二水泵的阀门可采用自动控制阀门,与酸碱值检测器相连接,当中和池内的溶液达到设定的酸碱值时,控制阀门自动关闭,与酸或碱储罐相连的第二水泵停止运转。该控制第二水泵的控制阀门也可采用手动控制阀门,工作人员根据酸碱值检测器上显示的溶液pH值来决定是否开启第二水泵加酸或加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池可分为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三级过滤池或更多级,根据工厂污水处理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级过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集中装置、中和池、沉淀池、过滤池、返排池、达标剩水池可使用耐酸耐碱容器,如金属桶、耐腐蚀桶,也可使用水泥等建筑用材筑成的液体容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处理合格的污水除可按当地环保部门规定排放外,还可重新输入生产系统,进行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污水达标标准是指:根据企业用水情况,确定标准排放水的pH值及水中杂质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占地面积小,经济环保,能快速处理工厂排放的污水,达到循环利用节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记如下:
1---污水集中装置,2---酸碱中和装置,3---沉淀过滤装置,4---处理水排放装置,20---酸/碱储罐,21---控制箱,210---酸碱值监测器,211---控制阀门,22---中和池,30---沉淀池,31---过滤池,310---一级过滤池,311---二级过滤池,40---返排池,41---达标剩水池,5---第一水泵,50---第二水泵,51---第三水泵,52---第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模德模具(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未经模德模具(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0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低溴环氧树脂反应釜
- 下一篇:钢球磨削液的加热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