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档钢索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673.0 | 申请日: | 201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康乾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4 | 分类号: | F16C1/14;F16H59/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4419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档 钢索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造行业,特别涉及一种换档钢索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换档钢索总成,包括第一接头总成、与第一接头总成相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管、与第一导向管相固定连接的第一护管接头、一端部与第一护管接头相固定连接的具有内腔的直丝管、设置于直丝管的内腔内的索芯、与直丝管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第二护管接头、与第二护管接头相连接的第二导向管、与第二导向管相连接的第二接头总成,通常,直丝管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护管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内衬圈,内衬圈上开设有螺纹孔,扣压前,需先将直丝管插在螺纹孔内,而后将直丝管、内衬圈、第二护管接头三者一同扣压固定,加内衬圈的工序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生产效率较低,且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换档钢索总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节省材料以及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换档钢索总成,包括第一接头总成、与所述的第一接头总成相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管、与所述的第一导向管相固定连接的第一护管接头、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相固定连接的具有内腔的直丝管、设置于所述的直丝管的内腔内的索芯、与所述的直丝管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第二护管接头、与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相连接的第二导向管、与所述的第二导向管相连接的第二接头总成,所述的直丝管直接与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相扣压固定,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上开设有螺纹孔、与所述的螺纹孔相连通的直孔,所述的直丝管的部分插在所述的螺纹孔内,所述的索芯的部分插在所述的直孔内。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导向管与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之间。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套设于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上。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套设于所述的第二导向管与所述的第二接头总成上。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卡箍,两个所述的卡箍分别设置于所述的防尘罩的两侧。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直丝管上固定设置有色标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将螺纹孔开设于第二护管接头上,将直丝管直接插在螺纹孔内与第二护管接头相扣压固定,减少了人工手动加内衬圈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1、第一接头总成;2、第一导向管;3、第一护管接头;4、直丝管;5、索芯;6、第二护管接头;7、第二导向管;8、第二接头总成;9、螺纹孔;10、直孔;11、密封圈;12、调节螺母;13、防尘罩;14、卡箍;15、色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换档钢索总成,包括第一接头总成1、与所述的第一接头总成1相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管2、与所述的第一导向管2相固定连接的第一护管接头3、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3相固定连接的具有内腔的直丝管4、设置于所述的直丝管4的内腔内的索芯5、与所述的直丝管4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第二护管接头6、与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6相连接的第二导向管7、与所述的第二导向管7相连接的第二接头总成8,所述的直丝管4直接与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6相扣压固定,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6上开设有螺纹孔9、与所述的螺纹孔9相连通的直孔10,所述的直丝管4的部分插在所述的螺纹孔9内,所述的索芯5的部分插在所述的直孔10内。通过将原先开设于内衬圈上的螺纹孔以及直孔,直接开设于第二护管接头6上,使得直丝管4直接能够与第二护管接头6直接扣压固定,从而省去了之间人工手动加内衬圈的工序,在能够保证产品同样的技术要求的情况下,节省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无图示,第二护管接头6与直丝管4的扣压方式采用八方扣压,即由八个模具头由八个方向作同心收缩运动扣压,取代了传统的六瓣式上下扣压的方式,扣压效果更好,更接近于圆。
此外第一护管接头3与直丝管4的连接方式以及扣压方式与第二护管接头与直丝管4的连接方式以及扣压方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康乾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康乾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eSe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炉渣沟及其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