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016.6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航;李永泰;李延昭;朱智富;袁道军;王艳霞;刘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2 | 分类号: | F01D5/12;F01D25/24;F02B3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涡轮 增压 双区式 | ||
1.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包括涡轮蜗壳(1),涡轮蜗壳(1)内安装有涡轮叶轮(2),涡轮叶轮(2)的外部设有涡轮叶片,所述涡轮蜗壳上设有蜗壳进气口(3)、蜗壳进气流道和蜗壳出气口(4);所述涡轮叶轮(2)上设有涡轮叶轮进气流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叶轮(2)的涡轮叶轮进气口和涡轮叶轮出气口之间设有呈圆周布置的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将涡轮叶轮进气流道分为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12)和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壳进气流道内设有中间隔板(5),所述中间隔板(5)将蜗壳进气流道分为蜗壳进气左侧流道(6)和蜗壳进气右侧流道(7);
所述蜗壳进气左侧流道(6)与所述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12)相连通,所述蜗壳进气右侧流道(7)与所述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1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
蜗壳进气左侧流道(6)靠近涡轮叶轮(2)的位置设有蜗壳进气左侧流道
出气口(16);蜗壳进气右侧流道(7)靠近涡轮叶轮(2)的位置设有蜗壳进气右侧流道出气口(18);
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12)上设有与蜗壳进气左侧流道出气口(16)相对应的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进气口(17);
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13)上设有与蜗壳进气右侧流道出气口(18)相对应的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进气口(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12)为向心式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12)为混流式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13)为向心式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13)为混流式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7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进气口宽度(W1)与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进气口宽度(W2)的比值为0.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出气口宽度(W3)和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出气口宽度(W4)的比值为0.1~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涡轮叶片包括对应设置在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12)内的涡轮叶轮内叶片(14)和对应设置在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13)内的涡轮叶轮外叶片(1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叶轮内叶片(14)和涡轮叶轮外叶片(15)数量比值为0.2~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进气左侧流道(6)内靠近蜗壳进气口(3)处设有可调阀门(20),所述可调阀门(20)与控制机构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进气右侧流道(7)内靠近蜗壳进气口(3)处设有可调阀门(20),所述可调阀门(20)与控制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0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型超声波水表和热能表
- 下一篇:一种鸭爪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