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顶封定位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959.8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顶封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顶封定位块,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装装置中的电芯顶封定位块。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电池90’包括包装膜91’和密封收容于包装膜91’中的电芯92’。包装膜91’包括上顶封边911’和与上顶封边911’相对的下顶封边912’,电芯设有正极耳(未图示)和负极耳(未图示)。组装后,正极耳和负极耳延伸出包装膜91’,以与外电路电性连接。为了确保良好的密封效果,正极耳和负极耳在延伸出包装膜91’处还有正极密封部(未图示)和负极密封部(未图示)。
如图2所示,电池组装装置(未标号)设有电芯顶封定位块10’和与电芯顶封定位块10’相对位置固定的电芯固定槽20’。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电芯顶封定位块10’包括上表面1’、与上表面1’相对的下表面2’、连接上表面1’和下表面2’的侧壁(未标号),以及自上表面1’的中部向下表面2’凹陷的凹陷槽3’。侧壁包括第一侧壁41’、与第一侧壁41’相对的第二侧壁42’,以及分别同时连接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的第一连接壁43’和与第一连接壁43’相对的第二连接壁(未标号)。 电芯顶封定位块10’还设有自凹陷槽3’的一边向第一侧壁41’延伸并穿过第一侧壁41’的第一定位槽51’、与第一定位槽51’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定位槽52’、自凹陷槽3’向第二侧壁42’延伸的第一收容槽61’、与第一收容槽61’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收容槽62’,以及自第一侧壁41’向凹陷槽3’凹陷的密封部固定槽7’。密封部固定槽7’分别贯穿至第一连接壁43’和第二连接壁,且分别与第一定位槽51’和第二定位槽52’相通。
目前,现有电芯组装入包装膜的部分组装过程为:
1.提供如上所述的电池组装装置;
2.将包装膜91’展开,将电芯92’放入包装膜91’的凹陷部中;
3.再将装有电芯92’的包装膜91’置于电池组装装置的电芯固定槽20’中,并将电芯92’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置于电芯顶封定位块10’的第一定位槽51’、第一收容槽61’和第二定位槽52’、第二收容槽62’内;电芯92’的正极密封部和负极密封部分别插入电芯顶封定位块10’的密封部固定槽7’中;包装膜91’的下顶封边912’收容于电芯顶封定位块10’的密封部固定槽7’中;
4.人工将包装膜91’的上顶封边向上翻动,最终使上顶封边911’的外缘收容于电芯顶封定位块10’的密封部固定槽7’内。
电池的外包装的好坏,直接决定电池的良率。在如上所述的电池的组装过程中,由于包装膜91’的上顶封边911’由人工拉扯移动,导致包装膜91’的上顶封边911’到电芯顶封定位块10’的相对位置不能精确定位。人工操作控制随意性较大,从而导致包装膜91’的上顶封边911’和下顶封边912’错位,即上顶封边911’与下顶封边912’相隔一定的距离D(如图1所示)。目前,上顶封边911’和下顶封边912’的错位规格定义为D≤1.0mm,坏品比例为0.5%,主要通过培训员工的熟练度来控制良率。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电池组装过程中对人员的依靠度,提高电池成品良率的电芯顶封定位块,以提升上顶封边和下顶封边对齐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电池组装过程中对人员的依靠度,提高成品良率的电芯顶封定位块。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顶封定位块,其包括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侧壁,以及自上表面的中部向下表面凹陷的凹陷槽,侧壁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以及分别同时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一对连接壁。电芯顶封定位块还包括分别自第一侧壁向凹陷槽贯穿的第一定位槽和与第一定位槽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定位槽,其中,电芯顶封定位块还包括自第一侧壁向凹陷槽凹陷且包围第一定位槽的第一密封部固定槽和自第一侧壁向凹陷槽凹陷且包围第二定位槽的第二密封部固定槽,第一密封部固定槽和第二密封部固定槽相隔一定距离。第一密封部固定槽与第一定位槽相通但并不贯穿连接壁,第二密封部固定槽与第二定位槽相通也并不贯穿连接壁,两个密封部固定槽的宽度分别大于电芯的对应极耳密封部的宽度且小于包装膜的上顶封边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顶封定位块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顶封定位块还设有分别自所述凹陷槽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一收容槽和与第一收容槽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收容槽,第一定位槽的中心线与第一收容槽的中心线重合,第二定位槽的中心线与第二收容槽的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框束线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抑郁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