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频器端子排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920.4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艾得森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器 端子 排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变频器,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端子排列结构。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的电力控制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能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的软起动、变频调速、提高运转精度、改变功率因数、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现有的塑壳变频器的接线端子分为:
P+:直流母线正极
P-:直流母线负极
PB:制动电阻
E:大地
R、S、T:输入电源(三相)
U、V、W:变频器三相输出
单相电源使用时,因只有两路输入,那么对应R、T为L1、L2,S端子空位。
一般按以下两种方式排列,一种是下端进线(R、S、T),下端出线(U、V、W);另一种是上端进线(R、S、T),下端出线(U、V、W)。塑壳变频器的机箱分为底座、中壳及上盖三个部分,接线端子安装在中壳的上下端,由于客户的不同要求,有一些还需要设置P+、P-和PB端子,因此,在生产时,需要开设多种模具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塑壳变频器的接线端子的分布形式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需要开设多种模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器端子排列结构,该端子排列结构合理布置了各端子,只需采用同一结构的机箱中壳,就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频器端子排列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中壳,中壳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上安装槽对应安装上接线端子盒,下安装槽对应安装下接线端子盒;上接线端子盒内的接线端子为4个,分别为直流母线正极P+、直流母线负极P-、制动电阻PB及大地E,下接线端子盒的接线端子为7个,分别为三相输入电源(R、S、T)、变频器三相输出(U、V、W)及大地E。
所述的中壳上安装有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与各接线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三相输入电源(R、S、T)和变频器三相输出(U、V、W)均设置在中壳的下方,而直流母线正极P+、直流母线负极P-、制动电阻PB及大地E设置在中壳的上方,不使用P+、P-、PB及E端子时,可以将上方的上安装槽封堵,实现下进下出的接线方式。当需要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的接线方式时,改变PCB电路板上的接线方式,利用上接线端子盒内的4个接线端子作为三相输入电源(R、S、T)及大地E或变频器三相输出(U、V、W)及大地E。该端子排列结构合理布置了各端子,只需采用同一模具加工出同一结构的机箱中壳,就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中壳,3-上安装槽,4-下安装槽,5-上接线端子盒,6-下接线端子盒,7-PCB电路板,P+:直流母线正极,P-:直流母线负极,PB:制动电阻,E:大地,R、S、T:输入电源(三相),U、V、W:变频器三相输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变频器端子排列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中壳2,中壳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安装槽3和下安装槽4,上安装槽3对应安装上接线端子盒5,下安装槽4对应安装下接线端子盒6;上接线端子盒5内的接线端子为4个,分别为直流母线正极P+、直流母线负极P-、制动电阻PB及大地E,下接线端子盒6的接线端子为7个,分别为三相输入电源(R、S、T)、变频器三相输出(U、V、W)及大地E。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三相输入电源(R、S、T)和变频器三相输出(U、V、W)均设置在中壳2的下方,而直流母线正极P+、直流母线负极P-、制动电阻PB及大地E设置在中壳2的上方,不使用P+、P-、PB及E端子时,可以将上方的上安装槽3封堵,实现下进下出的接线方式。当需要上进下出或下进下出的接线方式时,改变PCB电路板上的接线方式,利用上接线端子盒5内的4个接线端子作为三相输入电源(R、S、T)及大地E或变频器三相输出(U、V、W)及大地E。作为单项输入时,将三相输入电源(R、S、T)的端子中空下中间的端子,使用两边的端子即可,即使用R和T端子作为输入电源(即L1和L2),地线E不变。该端子排列结构合理布置了各端子,只需采用同一模具加工出同一结构的机箱中壳2,就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所述的中壳2上安装有PCB电路板7,PCB电路板7与各接线端子电连接。PCB电路板7上的接线方式可以改变,以适应不同的接线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艾得森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艾得森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田播种覆膜装置
- 下一篇:带融冰短路功能的隔离开关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