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及应用热电偶的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5718.5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翔;刘元林;李甜;陈建华;戴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6300 福建省龙岩市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稀土 温度 标定 热电偶 应用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及应用该热电偶的测温装置,运用于稀土生产灼烧工序的温度测量。
背景技术
稀土电窑灼烧温度是影响稀土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稀土电窑内不同的温度曲线灼烧出来的稀土氧化物性能各不相同,故需经常标定电窑内温度,使其温区分布符合工艺灼烧曲线要求。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稀土生产企业都依靠灼烧炉自带的温控仪,或者测温环、测温片来对炉内的温度进行测定。
然而,稀土电窑窑道长,测温点多,而温控仪连接的热电偶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点,且热电偶又是一个点测温的元器件,故得到的温度是一个点的温度,不能反应整个窑道温度分布情况。同样,采用测温环和测温片测量电窑温度,虽然其运行过程经过整个炉膛内部,但是最后所反应的温度只是窑内温度最高点的温度,不能提供准确的稀土电窑灼烧曲线用于工艺控制。
鉴于现有技术中稀土电窑灼烧温度测量设备的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准确标定稀土电窑温度曲线的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及应用该热电偶的测温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包括测温线正极、测温线负极、双孔瓷管及单孔瓷管;测温线正极前段穿过双孔瓷管的一孔,测温线负极前段穿过双孔瓷管的另一孔,而测温线正极前段端部与测温线负极前段端部连接为一点成为测温点;测温线正极后段及测温线负极后段各穿入若干单孔瓷管,相对的单孔瓷管相互错开。
进一步,测温线正极后段及测温线负极后段还间隔设置双孔牢固瓷管。
应用热电偶的测温装置,包括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温度模块及无纸记录仪;补偿导线一端接热电偶,一端接温度模块;温度模块接无纸记录仪;热电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温度模块,并由无纸记录仪进行记录,并绘制出温度位置曲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其测温线正极前段穿过双孔瓷管的一孔,测温线负极前段穿过双孔瓷管的另一孔,将测温线正极及测温线负极定位,而不至于将测温点断开;测温线正极后段及测温线负极后段各穿入若干单孔瓷管,相对的单孔瓷管相互错开,可以防止因瓷管破裂造成测温线正极及测温线负极短路,造成虚假温度信号。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得很长,一般为30米左右,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延伸至电窑整个窑道,从而可以准确测量电窑窑道内温度分布曲线。
另一方面,测温线正极后段及测温线负极后段还间隔设置双孔牢固瓷管,在多根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相互交叉。
本实用新型应用热电偶的测温装置,在使用时,将热电偶安装在装料钵子内和钵子外上,钵子安装在窑炉的移动推板上,补偿导线一端接热电偶,一端接温度模块;热电偶随着钵子向前移动,将温度信号实时地传递给温度模块,并由无纸记录仪进行记录,进而绘制出温度位置曲线;因此,本实用新型能精确的知道最高温在哪个温区,这一最高温区的长度是多长,最高温区与相邻两个温区的温度差有多大,炉膛内横截面各点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热电偶的测温装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使用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测量电窑内温度分布曲线。
标号说明
热电偶10
测温线正极1 测温线负极2
双孔瓷管3 单孔瓷管4
测温点5 双孔牢固瓷管6
钵子7 控温热电偶 8
补偿导线20 温度模块30
无纸记录仪4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公开的一种用于稀土电窑温度标定的热电偶10,包括测温线正极1、测温线负极2、双孔瓷管3及单孔瓷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校园用信箱
- 下一篇:防风衣架及与之相配合的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