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干气制乙苯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6974.1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学荣 |
主分类号: | C07C15/073 | 分类号: | C07C15/073;C07C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干气制 乙苯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中制乙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催化干气制乙苯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乙苯作为苯乙烯单体的原料,其90%由苯和高浓度乙烯经烧基化反应制得。乙烯原料的来源对乙苯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乙苯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是否正常运转。目前采用的催化干气制乙苯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催化精馏(吸收)工艺,干气和新鲜苯分别由塔底部和顶部进入催化精馏(吸收)塔,催化精馏(吸收)塔采用板式塔或填料塔构件将催化剂分布在塔内,苯一边吸收干气一边进行反应,未反应的尾气由塔顶排出,塔底获得反应产物乙苯和苯的混合物,再进行后续分离得到乙苯产品。另一种是采用鼓泡床工艺,催化剂被完全浸没在苯中,干气以鼓泡的形式通过浸没的催化剂,与催化剂反应生成乙苯,然后再进行后续分离得到乙苯产品。催化精馏(吸收)工艺不能保证催化剂寿命,且鼓泡床对于吸收的效率很低,从而决定了其转化率较低、选择性较差、催化剂用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干气制乙苯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催化干气制乙苯的工艺方法,催化干气首先经水洗塔水洗,脱出干气中携带的MDEA,然后进行短化反应,反应产物经过热交换,进入粗分塔粗分,粗分塔底液经泵加压后顺序分离得到乙苯。
脱出干气中携带的MDEA时,MDEA的含量控制在1ppm以下。
所述分离过程中压力控制在0.1-0.6MPa。
所述反应产物经热交换后在120-150℃温度内进入粗分塔。
所述反应产物经热交换后在140℃温度下进入粗分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干气水洗和吸收工艺,将脱硫后的MDEA脱出,达到保护设备、管道不受腐蚀,同时保护催化剂不中毒,反应产物经换热后在140度左右进入粗分塔,合理利用热能,即避免了反应产物冷却后再升温过程。利用低温吸收尾气,使苯回收率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催化干气制乙苯的工艺方法,催化干气首先经水洗塔水洗,脱出干气中携带的MDEA,MDEA的含量控制在1ppm以下,然后进行短化反应,反应产物经过热交换,所述反应产物经热交换后在140℃温度下进入粗分塔粗分,粗分塔底液经泵加压后顺序分离得到乙苯,所述分离过程中压力控制在0.1MPa。
实施例2一种催化干气制乙苯的工艺方法,催化干气首先经水洗塔水洗,脱出干气中携带的MDEA,MDEA的含量控制在1ppm以下,然后进行短化反应,反应产物经过热交换,所述反应产物经热交换后在120℃温度下进入粗分塔粗分,粗分塔底液经泵加压后顺序分离得到乙苯,所述分离过程中压力控制在0.6M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学荣,未经林学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6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