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处理金刚烷胺胺化废水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0119.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会;曾萍;朱鹏;马印臣;肖书虎;谢晓琳;单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9;C02F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极膜 电渗析 工艺 处理 金刚烷胺 废水 | ||
1.一种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处理金刚烷胺胺化废水的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
a)中和步骤:采用金刚烷胺溴化废水调节金刚烷胺胺化废水pH,中和胺化废水至pH=7-10;
b)沉淀步骤:经中和后的胺化废水沉淀2h以上;
c)萃取步骤:选用胺类萃取剂对胺化废水进行萃取,以降低胺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d)双极膜电渗析步骤:将经过中和-沉降-萃取步骤处理后胺化废水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盐室,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酸室、碱室通入自来水,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两端的电极液通入Na2SO4溶液;最后启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回收酸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和步骤采用金刚烷胺溴化工艺段所产强酸性废水溴化废水为酸源,中和胺化废水至pH=7-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步骤中选用胺类萃取剂N-235以相比1∶1对胺化废水进行萃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步骤中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中阴极采用钛涂钌电极,阳极采用不锈钢电极;双极膜电渗析采用三隔室设计,每组隔室分别由1张阳离子交换膜、1张阴离子交换膜和1张双极膜构成;双极膜电渗析设备运行时,盐室进水为经中和-沉降-萃取后的胺化废水,酸室、碱室进水均为一般自来水,极液进水为1mol/L Na2SO4溶液;电流密度为50-500A/m2,膜表面流速为2-8cm/s;双极膜电渗析技术采用局部进水,确保酸室和碱室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在1-10%,当每室溶液浓度达到预设值时,则排出,重新进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酸室和碱室中酸和碱的浓度达到1-10%时,回收酸碱,再加入新的自来水,如此循环进行;当盐室浓度,达到预设处理要求时,将盐室处理后废水排出再加入新的处理后的胺化废水,如此循环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阴离子交换膜为季铵盐型,阳离子交换膜为磺酸型,双极膜为BPM-1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运行时采用管道循环冷凝,当水温超过35℃,停止设备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1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钕铁硼环保烟道系统
- 下一篇:炉前上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