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骼钻孔用定位导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574.0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协兴 |
主分类号: | A61B17/15 | 分类号: | A61B17/15;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颖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骼 钻孔 定位 导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骨骼钻孔用定位导引装置,尤指一种可用以辅助对骨头进行钻孔或植入植体的定位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中,医师主要是通过病患骨骼的X光或电脑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的影像,并配合自身的解剖知识与临床手术经验来规划手术的侵入位置及侵入路径,故手术时的精确度、安全性与可靠度极度仰赖医师的临床经验。因此,对于经验较为不足的医师来说,往往存在难以掌握手术品质的问题。以外科(骨科)医师来说,植入骨钉的位置和角度相当重要,应该要避免伤损神经和血管等,否则会造成半身不遂等严重的后遗症。
以牙科医师来说,当人们的牙齿有损毁或是被拔除时,一般的治疗方式装设假牙来代替原有的真牙,而目前常见的装设假牙的方式是采用固定式人工植牙。固定式人工植牙是先在患者口腔内的牙床缺牙处的牙床骨适当处钻出适当大小的窝洞,接着再于该窝洞内植入一人工牙根并缝合伤口,待该人工牙根于牙床骨完全长在一起后,再于该人工牙根上锁上具有螺丝的支台齿,最后于该支台齿上套设人工假牙。借该人工牙根与具有螺丝的支台齿可使该人工假牙完全由牙床骨支撑,进而令该人工假牙可承受上、下排牙齿的咬合力,达到恢复牙齿的咬合功能的目的。
其中,上述所钻出的窝洞的深度、角度、位置及大小会关系到后续人工牙根埋入牙床骨的深度以及植于牙床骨上的位置,甚至影响到植牙完成后的人工假牙与相对应的牙齿的咬合;又,为了避免患者的牙床骨因骨质疏松等因素而在钻设窝洞的过程中崩坏,必须先在牙床骨先钻出孔径较小的窝洞,接着再逐步扩大该窝洞的孔径。
现有技术的可用以辅助在牙床骨上钻设窝洞的钻孔辅助装置如台湾证书号数第I285099号“人工植牙牙根定位钻孔辅助装置”发明专利案,及台湾证书号数第M256496号“人工植牙钻孔定位辅助装置”新型专利案所示,其主要于一具磁性的基准杆的外侧借磁力以层叠方式吸附多个层半圆形片体状的导引片,各导引片的曲率半径从位于最内层贴附于基准杆的导引片至位于最外层的导引片逐渐递增。
医师可利用上述现有技术的钻孔辅助装置先在患者的牙床模型上模拟出缺牙处所需的窝洞的角度及孔径尺寸,据此制作可套设于患者牙床上缺牙处的导引模具,该导引模具在对应缺牙处设有凹槽以供容置该钻孔辅助装置。当要对患者的牙床骨进行钻孔时,先取下该基准杆,再以杆径与位于最内层的导引片的曲率半径相同的钻针循着该位于最内层的导引片的设置角度向下对牙床骨钻设窝洞,接着剥除该位于最内层的导引片,并改以杆径与次一层的导引片的曲率半径相同的钻针循着该位于次一层的导引片的设置角度向下对该牙床骨上已形成的窝洞进行扩孔。如此依序剥除导引片及配合使用具有不同杆径的钻针,即可逐步将牙床骨上的窝洞的孔径扩大到所需的尺寸。
唯,上述现有技术的钻孔辅助装置都仅是单纯摆放于导引模具的凹槽中,该钻孔辅助装置上并无任何可与导引模具相互结合固定的设计,因此两者容易相对移位,造成无法在预定位置钻出具有预定位置、倾斜角度及方向的窝洞。再者,该钻孔辅助装置的基准板与导引片之间虽然可以利用在该基准板与导引片钻设固定孔、再以固定件贯穿固定孔的方式,来固定该基准杆与导引片的相对位置,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于牙床骨上钻设窝洞的情况来说,该基准杆与导引片的尺寸势必会与牙齿差不多,需要设计得相当精巧,因此若要再进一步在尺寸精巧的基准杆与导引片上钻设固定孔并以固定件贯穿,不论在制造上或操作上都会有相当的困难度,故现有技术的钻孔辅助装置仍有待进一步改良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导引模具相互结合定位,且可便于制作及操作使用的骨骼钻孔用定位导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使一骨骼钻孔用定位导引装置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外壁面、一定位块、一主导槽与一内壁面,该定位块突伸成型于该基座的外壁面,该主导槽纵向贯穿该基座的两端面,该基座的内壁面环绕该主导槽,且呈凹弧面状。
上述基座的主导槽可斜向设置。
上述基座的主导槽可进一步贯穿该基座的外壁面而形成一侧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协兴,未经林协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