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桦组织培养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1347.6 | 申请日: | 201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钟宇;郑阳霞;胡庭兴;章婷;张鲁;万雪琴;张健;李贤伟;冯茂松;范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培养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桦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是桦木科桦木属的落叶大乔木,中国特有种。红桦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的天然林区,是该地区主要的森林建群树种之一,也是一种优异的生态和经济树种。红桦根系发达,林冠下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土壤疏松,截持地表径流能力强,对于中山、亚高山地带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红桦木材淡红褐色,质地坚硬,纹理致密,色泽均匀,有弹性,可供枪托、飞机、枕木、火柴杆、家具、乐器、细木工及军工用材和特制用材,也是胶合板工业的重要材料。
在高海拔天然林区,由于天然分布的树种单一,适应人工栽植的针、阔叶树种较少,在造林时树种选择较为困难。而红桦不仅具有自然分布海拔较高、生长稳定、抗病虫害和适应性强等特性,而且天然更新能力强、生长快、材质好、遭受破坏后容易自然萌芽恢复及人工栽植成活率较高。基于此,作为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天然林区高海拔区优良的乡土阔叶造林树种,红桦在造林实践中表现出非常突出的优势,可与其它针叶树种进行混交造林,形成生长稳定的针阔混交林,起到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林分质量、防止和减轻森林病虫害的作用,对提高森林生态安全、丰富森林景观、促进林业增效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加快红桦种苗生产,是依靠红桦进行各项造林工作的基础工作。目前,红桦苗木的培育主要还是传统的种子播种育苗手段,这种方法存在着育苗时间长(育苗周期长达2年,第3年才能出圃造林)、出苗率低等不足,而且这种方法培育的实生苗因为材料基因的多样性,造林后生长表型不一,很难达到群体高产的目的,也很难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而出现种性的衰退。
因而,如何在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的基础上提高种苗繁殖系数,进而提供优质的红桦种苗,成为当前红桦造林工程的紧迫问题和关键问题。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是当代农业生物技术在生产上应用最广泛、产生经济效益最大的一个领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种苗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首先繁殖系数大,能以比常规方法快数千到数百万倍的速度进行扩大繁殖,及时提供大量优质种苗,使一个新的品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生产的需要,加速引种和良种的推广进程;使用的繁殖材料小和少;繁殖苗木整齐一致,商品性高,能够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可进行周年工厂化育苗,生产效率高。对一些繁殖系数低、不能用种子繁殖(无种子或种子繁殖后代出现种性的衰退)的植物品种的繁殖,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更为重要。
目前,虽然已有桦木属光皮桦、盐桦、西南桦、垂枝桦和白桦几个树种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专利和报道发表,但还尚无红桦组织培养快速育苗的报道。目前,红桦组织培养育苗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直接从野外红桦母树上取材,很难保证母树的遗传品质;野外红桦树龄往往较大,造成外植体再生能力低下;野外(高海拔林区)取材后难以及时返回实验室,外植体活力大大降低;红桦枝叶绒毛多,污染率高,难以建立无菌培养物。因此,寻求并探索红桦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技术,是扩大红桦种源生产,解决生产中种苗需求的迫切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红桦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利用本质为无性繁殖的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技术,提高红桦的繁殖系数,扩繁出能保持母本原品种优良特性的无性系苗木,从而为保证造林材料的均一性,提高林木生产力打下扎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红桦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由无菌培养物的建立、芽苗的诱导、丛生芽的增殖、芽苗生根培养以及组培苗的移栽5个技术环节构成,并按以下操作步骤分别实施。
1、无菌培养物的建立
选取当年生新发嫩梢,剪去叶片和叶柄,切割成1.0~1.5cm长带有顶芽和腋芽的节段,将带芽节段置于自来水下冲洗2~3h,然后用洗衣粉液浸泡10~30min,用软刷刷洗节段后再置流水下冲洗3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乙醇浸泡15~30s,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用0.1%的氯化汞处理6~8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最后用滤纸吸干带芽节段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
2、芽苗的诱导
将上述步骤获得的无菌带芽节段接种到芽苗诱导培养基上促进腋芽的萌发和生长。诱导培养基为MS、1/2MS、1/4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1.5mg/L的BA,0.1~0.5mg/L的IBA,以及30g/L的蔗糖和6.5g/L的琼脂,用1mol/L的HCl和NaOH调节培养基pH为5.8~6.0。
3、芽苗的增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1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示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短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