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电容器极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029.7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3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成;张晓芸;卫爱丽;李文凤;李海英;许永霞;贾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电容器 极化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化学电容器极化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选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向单位份数的针状焦内加入5%-25%的金属氧化物;
(B)掺杂复合:用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对步骤(A)选定的材料进行超细颗粒掺杂复合;
(C)高温处理:用高温电炉在除氧、高温600℃条件下煅烧步骤(B)所得材料使之多孔化;
(D)物理修饰:采用超声波法处理步骤(C)所得的材料;
(E)活化处理:将步骤(D)所得材料与硝酸进行反应;
(F)过滤烘干:用蒸馏水将步骤(E)所得反应液过滤至中性,并在80℃-90℃的条件下烘干,形成具有针状焦层间填充金属氧化物结构的多孔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的加入量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在120℃干燥4h处理的二氧化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的活化时间为1-2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时间为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是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温度为30℃-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的硝酸浓度为20%-6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的硝酸浓度为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0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界面实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互联网打印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