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的制备死亡素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07640.2 申请日: 2012-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2943077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7
发明(设计)人: 陈利淼;王涛;刘云龙;任飞;吕正兵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蚕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12 分类号: C12N15/12;C12N15/70;C12N1/21;C12P21/02;C12R1/19
代理公司: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代理人: 曹绍文
地址: 310009 浙江省杭***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大肠杆菌 表达 系统 制备 死亡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用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系统制备死亡素,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死亡素(thanatin)又称死亡肽,是在昆虫斑腹刺益蝽(Podisus maculiventris)中发现的,迄今为止在所有已知昆虫抗菌肽中,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抗菌蛋白,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结构简单,具有抗肿瘤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某些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哺乳动物细胞不表现出溶血性。

然而,天然抗菌肽在昆虫体内含量甚微,分离提纯难度大,得率低。而目前的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在微生物中直接表达抗菌肽基因,可能造成宿主微生物自杀而不能获得表达产物,且易被蛋白酶降解,近期尚不能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因此很有必要对已有的抗菌肽进行结构的修饰加工,或探索一种新型的技术路线进行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由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具有生长快、遗传背景清晰、表达水平高、产物易纯化、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以及成本低的特点,是理想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的制备死亡素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基因,包括依次相连的融合伴侣基因序列、甲硫氨酸密码子、死亡素重复序列和终止密码子;死亡素重复序列由1~15个死亡素基因串联而成,死亡素基因序列由死亡素的氨基酸序列逆推而来。

作为优选,融合伴侣基因序列前还设有导肽序列,这样翻译出来的重组蛋白主要积累于宿主的周质空间,不会对宿主造成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融合伴侣基因序列为多角体蛋白基因从起始密码子开始的90个碱基序列;融合伴侣的作用是促进死亡素的表达,有利于形成包涵体蛋白。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上述重组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上述原核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死亡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诱导如上所述的大肠杆菌内表达重组蛋白;

(2)分离纯化重组蛋白;

(3)用溴化氰处理,将重组蛋白切割成多个独立完整的死亡素;

(4)分离纯化死亡素。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溴化氰具有专一性裂解甲硫氨酸残基的羧基侧肽键的性质;由于死亡素C末端的最后一个氨基酸残基为甲硫氨酸,内部无甲硫氨酸,另外由于在死亡素重复序列的5端设有甲硫氨酸密码子,故用溴化氰处理重组蛋白能得到多个独立完整的死亡素;而融合伴侣内含有甲硫氨酸,因此被切割成多个小片段,方便与死亡素进行分离。

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溴化氰裂解,可一次性获得多个独立完整的死亡素;为了提高蛋白的表达量,将死亡素和融合伴侣融合表达,这为死亡素快速、有效、大量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避免了对宿主的毒性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重组蛋白SDS-PAGE检测图,其中,Lane M:低分子量蛋白质标准;Lane 1:未诱导空载体;Lane 2:诱导后空载体;Lane 3:未诱导重组菌;Lane4:诱导后重组菌,黑色箭头所示为重组蛋白。

图2为重组基因全序列图:黑框表示的序列分别为甲硫氨酸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二者之间为5重序基因序列;单下划线部分为导肽序列,双下划线部分为多角体蛋白基因从起始密码子开始的90个碱基序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实验例1 构建重组质粒

化学合成重组基因,包括依次相连的导肽序列、多角体蛋白基因从起始密码子开始的90个碱基序列、甲硫氨酸密码子、死亡素重复序列和终止密码子;死亡素重复序列由5个死亡素基因串联而成,死亡素基因序列由死亡素的氨基酸序列逆推而来。重组基因序列见SEQ ID NO:1。

将该重组基因装载于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质粒。用Sanger法测序,以验证重组基因序列的正确性。

需要明确说明的是,构建原核表达质粒的方式有多种,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做到的,化学合成重组基因后载入表达载体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矣;另外,这里采用5个死亡素基因串联,是为了操作、检测的方便,以现有技术来看,1~15的死亡素基因串联都是允许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蚕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蚕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