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供反馈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2033.3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8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肖荣彬;胡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 反馈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供反馈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中普遍安装了提供反馈的致动器,当电子设备接收到来电、接收短信等预定信号或者检测到用户滑动触摸屏等特定操作时,启动致动器产生振动力,为电子设备提供振动效果,这种振动力称为力反馈。
通常,致动器产生力反馈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1)转子致动器,致动器中的旋转体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围绕转轴旋转,提供具有振动效果的力反馈;2)定向致动器,致动器中的振动体沿垂直于致动器纵轴的方向往复运动,提供具有振动效果的力反馈;3)形变致动器,致动器中的振动体由具有一定弹性系数的材料制成,振动体通过弯折、扭曲等形态变化提供具有振动效果的力反馈。在上述三种力反馈方式中,转子致动器和形变致动器提供的力反馈不具有特定方向,而定向致动器可以按照左右的特定方向提供力反馈。
在实现上述提供反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子设备虽然可以根据预定信号和特定操作等激活指示产生力反馈,但是力反馈的方向无法因不同激活指示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对于特定操作来说,无论用户向哪个方向滑动触摸屏,转子致动器和形变致动器都会产生无定向的(或者说产生360°的)力反馈,电子设备的振动效果没有差异;定向致动器由于制作工艺的原因,其与电子设备(或者说与触摸屏)的位置相对固定,只能在致动器纵轴方向上往复产生力反馈,当用户滑动触摸屏的方向与致动器纵轴方向不一致时,力反馈的方向与用户操作方向不一致,会使电子设备产生不良的振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供反馈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电子设备提供的力反馈方向与用户操作方向不一致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供反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对所述触控显示单元进行的第一操作;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操作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操作指示信息产生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操作的运动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指示所述致动单元按照第一方向振动,从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提供力反馈。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致动单元和一个触控显示单元;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致动单元和第二致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单元的纵轴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纵轴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致动单元的纵轴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横轴方向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供反馈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基于用户对触控显示单元进行的第一操作生成操作指示信息,根据操作指示信息产生一个或者多个用于表征操作运动状态的第一参数,根据第一参数指示致动单元按照第一方向单向振动,与现有技术中致动器沿垂直于致动器纵轴的方向往复运动相比,可以提供与用户操作方向一致或相反的力反馈,同时还可以根据第一操作调节致动器的振动幅度,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振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力反馈的方法流程图;
图2(a)、图2(b)和图2(c)为现有技术及本发明实施例中致动单元提供力反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致动单元提供力反馈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个和第四个致动单元提供力反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个致动单元提供力反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六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2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