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电防水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6999.6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2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8 | 分类号: | H01B7/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防水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电防水电缆。
背景技术
在电力传输电缆中,半导电电缆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地,在半导电电缆的导体的外部设有内、外两个半导电层以及位于两个半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组成。在实际应用中,半导电电缆一般暴露在室外环境中,因此,要求半导电电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半导电电缆的防水问题,一般在电缆的外层设有金属屏蔽层,采用金属薄片并焊接形成电缆的防水结构。但是,在半导电电缆的生产、安装和实际使用过程中,金属屏蔽层常常会出现裂缝或穿孔,从而外界环境中的湿气或水会渗透到电缆内部,破换电缆的绝缘。因此,提供一种半导电防水电缆,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是现有技术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半导电防水电缆,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导电防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第一半导电层、绝缘层、第二半导电层、缓冲膨胀层、金属屏蔽层和外保护层,第二半导电层为密实结构的半导电层,缓冲膨胀层为掺有水溶膨胀物质的聚合材料制成,缓冲膨胀层的膨胀度为10%-300%,缓冲膨胀层的厚度为0.2-4mm。
在优选实施例中,聚合材料为烯烃聚合物或乙烯基共聚物或丙烯共聚物。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合材料中掺有碳黑。
在优选实施例中,碳黑的重量百分比为2%-60%。
在优选实施例中,聚合材料中水溶膨胀物质为平均粒径为10-200微米的粉末。
在优选实施例中,水溶膨胀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55%-70%。
在优选实施例中,聚合材料中水溶膨胀物质为聚合链上具有亲水基团的共聚物。
在优选实施例中,水溶膨胀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15%-50%。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半导电防水电缆中,在金属屏蔽层与第二半导电层之间设有缓冲膨胀层,缓冲膨胀层为掺有水溶膨胀物质的聚合材料制成,当外界环境中的湿气或水进入金属屏蔽层之后,该缓冲膨胀层中的水溶膨胀物质能够膨胀,从而有效地阻止湿气或水分进入电缆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半导电防水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半导电防水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考附图,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半导电防水电缆,包括导体1、第一半导电层2、绝缘层3、第二半导电层4、缓冲膨胀层5、金属屏蔽层6和外保护层7,其中,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在导体外周包裹第一半导电层2,在第一半导电外周包裹绝缘层3,在绝缘层3外周包裹第二半导电层4,在第二半导电体层外周包裹缓冲膨胀层5,在缓冲膨胀层5外周包裹金属屏蔽层6,在金属屏蔽层6外周包裹外保护层7;其中,第二半导电层4为密实结构的半导电层,缓冲膨胀层5为掺有水溶膨胀物质的聚合材料制成,缓冲膨胀层5的膨胀度为10%-300%,缓冲膨胀层5的厚度为0.2-4mm。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缓冲膨胀层中,其聚合材料为烯烃聚合物或乙烯基共聚物或丙烯共聚物,并且在聚合材料中掺有碳黑,碳黑的重量百分比为2%-60%。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聚合材料中,水溶膨胀物质为平均粒径为10-200微米的粉末,优选其平均粒径为50-150微米,并且,水溶膨胀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55%-70%。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聚合材料中,水溶膨胀物质为聚合链上具有亲水基团的共聚物,其亲水效果优秀,其水溶膨胀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15%-50%。
本发明中,在半导电防水电缆的在金属屏蔽层与第二半导电层之间设有缓冲膨胀层,缓冲膨胀层为掺有水溶膨胀物质的聚合材料制成,当外界环境中的湿气或水进入金属屏蔽层之后,该缓冲膨胀层中的水溶膨胀物质能够膨胀,从而有效地阻止湿气或水分进入电缆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