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隔层烹饪锅具的烹饪方法及其隔层烹饪锅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4200.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简伟文;阳恩贵;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隔层 烹饪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方法及其烹饪锅具,特别涉及基于隔层结构锅具的烹饪方法及隔层烹饪锅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锅具,食物都是放置在一个锅中完成烹饪工作。然而这种烹饪工作的缺陷是不能在同一烹饪过程中同时实现煮和蒸的功能,也不能在烹饪过程中对某些食物中含有的杂味予以去除和分离。例如,荞米由于营养丰富以及含有对防治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具有一定功效的芦丁等成分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但由于其富含有效成分的表皮同时具有含有较多苦味成分,直接煮食的话口感不佳。有人在烹饪之前对荞米先进行浸泡虽然能够有效降低苦味,但由于这种方法耗时较多,不符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试图通过对现有烹饪器具的结构予以改进以及基于改进的烹饪器具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烹饪食品的方法,省时省力。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隔层烹饪锅具,包括具有上部开口的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锅内还设置有能够容置食物的内锅,所述内锅的底壁悬空设置,所述内锅的底壁或侧壁的其中一个或全部设置有滤水口。
其中,所述烹饪锅是一个具有底壁和侧壁的容器,能够直接煮制食物,也能与本发明的所述内锅配合蒸煮食物;其次所述烹饪锅的外侧设置有能够对其加热的加热器,进一步的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既可以设置在所述烹饪锅的开口部,还可以是在所述内锅与所述烹饪锅之间相对密封的情况,将其设置在所述内锅的锅口上,所述锅具通过中央控制器对整个烹饪过程予以控制。其次,所述烹饪锅的壁厚相对地大于所述内锅的壁厚,从而可以在让所述烹饪锅承受高压或高温的情况下对所述内锅内的食物予以蒸煮。
其中,所述内锅的底壁悬空设置,是指所述内锅的底壁与所述烹饪锅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空间,该间隙空间不仅能够储存水而且也收集从食物中分离出的残汁。
其中,所述滤水口是一种能够让所述内锅中的水通过但能够阻止所述内锅中的主要食物通过的结构,过碎的食物流入到所述间隙空间是可以容忍的,为此所述滤水口的大小主要根据烹饪的对象予以选择确定,不同粒径的食物,其所用所述内锅的滤水口的直径是不同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所述烹饪锅直接烹饪食物;当将所述烹饪锅与所述内锅组合后,在烹饪食物时可以将水加至合适的水量蒸、煮制食物;当水量低于所述内锅的底壁时,可以利用该隔层烹饪锅具蒸制食物;当将水量加至淹没食物时,也可以用该隔层烹饪锅具煮制食物,还可以在煮制食物后接着蒸制食物,即实现先煮后蒸的功能。为此,所述隔层烹饪锅具不仅能够实现多功能烹饪食物,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先煮后蒸的烹饪功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锅与所述烹饪锅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主要用于形成对所述内锅的轴向支撑力,让所述内锅的底部与所述烹饪锅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隙空间。所述支撑装置的结构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1.将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内锅的底壁与所述烹饪锅的底壁之间,并将所述支撑装置固连在所述内锅的底壁的外侧或所述烹饪锅的底壁的内侧。
2.在所述烹饪锅的锅口内侧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缘,所述内锅的锅口搭接在所述凸缘上从而实现对所述内锅的轴向支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锅与所述烹饪锅之间设置有能够阻碍所述内锅径向旋转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装置,是一种能够将所述内锅径向定位在所述烹饪锅中的装置,从而可以在翻动、盛装食物时阻碍所述内锅在所述烹饪锅内随意径向转动。特别是所述内锅的重量相对比较轻时,所述定位装置能够发挥比较好的作用。所述定位装置的关键功能是增强它们之间径向转动阻力。所述定位装置的结构,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的锅口外侧的硅胶垫,所述烹饪锅的锅口内侧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缘,所述内锅通过所述硅胶垫搭接在所述凸缘上。其中所述硅胶垫主要是为了增加所述内锅与所述烹饪锅之间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既可以是局部设置在所述内锅的锅口外侧,也可以是呈环形状设置在所述内锅锅口的外侧。这样当所述内锅受到径向外力时,由于所述硅胶垫的摩擦阻力作用,所述内锅很难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4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用无水压入泥浆
- 下一篇:电冰箱压缩机抱轴强制启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