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轴承圈孔加工内冷转换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1269.0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河;于洋;薛扬;刘少坤;梁作明;刘贺春;王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洁能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加工 转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轴承圈孔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风电轴承圈孔加工时用的内冷转换套。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风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发展风电类产品,国家给出了很多有利的政策,目的是鼓励企业向风电类产品靠拢,生产节能环保型产品,振兴和发扬民族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新型产业。国家鼓励新能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强,促使各种能源产品层出不穷。
在加工风电类产品时,轴承圈孔的加工会遇到种种问题,比如孔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孔的位置度公差等等。现有技术采用的轴承圈孔加工的工艺过程,冷却液难以进入加工区域,散热条件不好,孔加工区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影响刀具的耐用度和产品的加工质量,同时,冷却液孔易被堵塞,造成切屑往往不能够正常排出去,这样就会出现已加工孔壁拉毛,使工件报废。久而久之,由于切屑难以排除,还会造成冷却液变脏,因而影响到刀具及刀杆,由于冷却液太脏,切屑粘在刀杆上,使刀杆扭矩上升而出现扭损,最终导致刀杆不能正常使用而报废,工件也不得不报废的失效后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风电类产品中轴承圈孔加工的工艺过程中,冷却液难以进入加工区域,散热条件不好,孔加工区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影响刀具的耐用度和产品的加工质量,申请人设计出一种风电轴承圈孔加工内冷转换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风电轴承圈孔加工内冷转换套,转换套主体一端插入主轴套并与主轴套中的主轴相接触,主轴套上设置内六角顶丝将转换套主体把紧,U钻从转换套主体的另一端插入,转换套主体上设有两个内六角顶锥将U钻定位夹紧,转换套主体上开有一个通孔作为冷却孔,冷却孔位置在U钻和主轴之间。
本装置使用时,先将主轴套连接到主轴上,然后将转换套主体一端插入到主轴套中,拧紧内六角顶丝将其把紧;再将U钻插入到转环套主体另一端,拧紧内六角顶锥将其定位夹紧,起动机床,冷却液经冷却孔到达加工部位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本发明,不仅可以解决因冷却液难以进入加工区域,散热条件不好,孔加工区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影响刀具的耐用度和产品的加工质量问题,而且能够更好地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一幅。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中:1、转换套主体,2、主轴套,3、主轴,4、内六角顶丝,5、U钻,6、内六角顶锥,7、冷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风电轴承圈孔加工内冷转换套,转换套主体1一端插入主轴套2并与主轴套2中的主轴3相接触,主轴套上设置内六角顶丝4将转换套主体1把紧,U钻5从转换套主体1的另一端插入,转换套主体1上设有两个内六角顶锥6将U钻5定位夹紧,转换套主体1上开有一个通孔作为冷却孔7,冷却孔位置在U钻5和主轴3之间。使用时,先将主轴套2连接到主轴3上,然后将转换套主体1一端插入到主轴套2中,拧紧内六角顶丝4将其把紧;再将U钻5插入到转环套主体1另一端,拧紧内六角顶锥6将其定位夹紧,起动机床,冷却液经冷却孔7到达加工部位进行加工。
经过实践证明,利用此内冷转换套已加工的轴承圈孔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同轴度、垂直度等其效果显著,具有加工技术可靠,加工过程稳定,实用性强等优点,而且挺高了生产效率及轴承圈的使用寿命,很好地保证了该产品的生产质量,达到了客户满意度。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的等同构思或者改变,均列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洁能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洁能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特种车辆的模拟转换盒
- 下一篇:一组风寒痹痛组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