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翻车提钩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53114.2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潘苛;栗明柱;焦俊达;孙明伟;孙晓东;潘维超;张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1/36 | 分类号: | B61G1/3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5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车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翻车提钩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国铁线上和企业自备线上运行的60吨气动自翻车提钩装置均将车钩提杆设置到底架端梁上部,且无防护装置。60吨气动自翻车提钩装置是既占用车辆作业人员走行空间,又容易至使装载时矿石散落到车辆外部将车钩提杆砸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翻车提钩装置及使用方法,操作简便、开闭灵活、安全适用,投入及维护成本低。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翻车提钩装置,其组成包括:车钩提杆防护挡,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内侧连接筋板,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下部连接提钩杆座A,所述的提钩杆座A外部连接提钩杆座扣铁,所述的提钩杆座扣铁和提钩杆座A中间镶入车钩提杆,所述的车钩提杆另一端穿入到提钩杆座B的长圆孔内,车钩提杆端部连接提钩链,所述的提钩链另一端连接车钩上锁销。
所述的自翻车提钩装置,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焊接到自翻车底架端梁外侧,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上平面与所述的自翻车底架端梁上平面共面,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下部间隔焊接所述的筋板。
所述的自翻车提钩装置,所述的提钩杆座A由厚钢板压弯制作而成,其外平面钻有螺栓孔,用于连接所述的提钩杆座扣铁,所述的提钩杆座A一端与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下平面连接,所述的提钩杆座A另一端与所述的自翻车底架端梁外侧连接。
所述的自翻车提钩装置,所述的提钩杆座扣铁钢板压型而成,其两端平面处钻有螺栓孔,用于连接所述的提钩杆座A。
所述的自翻车提钩装置,所述的车钩提杆由圆钢弯制而成,一端头制成扁平面,并钻有销轴孔,用于连接提钩链。
所述的自翻车提钩装置,所述的提钩杆座B由座板和支板组焊而成,并在所述的支板上钻有长圆孔,用于穿入所述的车钩提杆,所述的座板焊接到所述的自翻车底架端梁外侧。
一种自翻车提钩装置的使用方法,当需要打开车钩时,手握车钩提杆向下垂落的一端,逆时针方向旋转75~85°,从而带动所述的车钩提杆另一端旋转,通过提钩链向上运动将上锁销拉出,车钩即随之打开;当需要拆卸检修或更换车钩提杆时,首先将提钩链与所述的车钩提杆连接的圆销取出,再将提钩杆座扣铁螺栓打开,取下所述的提钩杆座扣铁,最后将车钩提杆从提钩杆座B的长圆孔取出即可,安装过程与之相反。
有益效果:
1. 本发明是用于将自翻车的车钩打开,从而进行车辆的连挂和分解作业。提钩杆设置到底梁端梁外侧,低于端梁上平面,且在上方加装防护挡,此结构方便车辆作业人员在端梁踏板上行走,又能有效防止脱落矿石损坏车钩提杆。
本发明车钩提杆固定方式为一端采用扣铁,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在提钩杆座B上钻有长圆孔,此结构设计方便车钩提杆拆装,便于检修和更换,具有操作简便、开闭灵活、安全适用,投入及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自翻车提钩装置,其组成包括:车钩提杆防护挡1,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内侧焊接筋板2,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下部焊接提钩杆座A,件号:3,所述的提钩杆座A外部通过螺栓连接提钩杆座扣铁4,所述的提钩杆座扣铁和提钩杆座A中间镶入车钩提杆5,所述的车钩提杆另一端穿入到提钩杆座B,件号:6的长圆孔内,车钩提杆端部通过圆销7连接提钩链8,所述的提钩链另一端通过圆销连接车钩上锁销。
实施例2:
上述的自翻车提钩装置,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由125×80×8mm角钢制成,焊接到自翻车底架端梁9外侧,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上平面与所述的自翻车底架端梁上平面共面,所述的车钩提杆防护挡下部间隔210~220mm焊接四块厚度为8mm的所述的筋板。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