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解酒和抗醉酒功能的果胶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6190.8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威;李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61K31/732;A61P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解酒 醉酒 功能 果胶酶 产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解酒和抗醉酒功能的果胶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果胶是植物中的一种酸性多糖物质,为稍带酸味的白色至淡黄色粉末,具有水溶性,分子量约5万~30万。其原料来源广泛,主要有柑橘皮、柠檬皮、柚子皮、苹果皮、甜菜皮等。另外向日葵盘、芒果渣、洋葱、蚕沙和豆腐柴中也含有较丰富的果胶。
由于果胶的具有良好的成胶性能和稳定蛋白质性能,因此被作为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白瑞苓,张文羲,柏树.果胶的生产研究及检测.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84-86)。目前关于天然果胶的生物学活性研究逐渐增多,如果胶寡糖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抑菌、预防糖尿病、抗癌等活性,因此在食品、医药、农业、饲料工业、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张学杰,郭科,苏艳玲.果胶研究新进展.中国食品学报, 2010, 10(1):167-174.)。但是,天然果胶是多聚糖长链碳水化合物,水溶性差,口感不好,因此,高分子果胶在生物学活性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且高分子果胶产品附加值低,开展果胶相关特性的研究以提高果胶加工的科技含量,改善果胶的功能非常有必要。
改性果胶(MCP)是通过水解天然果胶而获得的一种分子量更小、酯化度更低、无分支的果胶多糖,分子量降低至两万以下。与普通的果胶相比,其单糖组分没有根本的变化,但MCP更富含半乳糖醛酸、鼠李糖和木糖,且普通果胶具有的生理功能MCP都具有,且具有更好的抗癌转移、降血脂等功能。有研究报道低酯化果胶在除铅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魏肖莹。葵花盘低酯果胶驱铅临床研究.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2,5(2): 86-87)。目前关于改性果胶特性的研究多数集中于提供适用于抗肿瘤、降血糖或排铅功能,而对于适用于解酒和抗醉酒功能的果胶酶解产物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
本发明是通过控制果胶水解程度和脱酯化程度来改善果胶的生物学功能,通过酶解技术制备出具有良好解酒和抗醉酒功能的果胶酶解产物,提高果胶的附加值,开拓果胶产品的应用范围,为将果胶产品作为解酒及抗醉酒成分应用于医药和食品领域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解酒和抗醉酒功能的果胶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具有解酒和抗醉酒功能的果胶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是:称取高分子高酯果胶粉,过40目筛,加入果胶粉干重量30-50倍的水,搅拌,加热至70-90℃,冷却,调pH值至4-5,加入果胶粉干重0.03%-0.08%的果胶酶,酶解反应5-30min,加入果胶粉干重0.3%-0.8%的果胶酯酶,脱酯反应20min-70min;调pH至中性,过滤,得到滤液,再加入质量百分浓度80%的食用酒精进行沉淀并过滤,滤渣用质量百分浓度80%的酒精进行反复洗涤后离心脱水,真空干燥并回收酒精,粉碎,过40目筛,得到果胶酶解产物。
所述的高分子高酯果胶是来源于柠檬皮、柑橘皮或苹果皮,其酯化度大于60%,平均分子量高于10万道尔顿。
所述的酶解反应中果胶酶加入量是果胶粉干重的0.04%-0.06%,酶解反应10-20min。
所述的脱酯反应中果胶酯酶加入量是果胶粉干重的0.4%-0.7%,脱酯反应时间为30-60min。
具有解酒及抗醉酒功能的果胶酶解产物用于制备解酒及抗醉酒药物。具有解酒及抗醉酒功能的果胶酶解产物用于制备食品或保健品。
本发明提供的果胶,通过酶解和脱酯,降低了果胶的酯化度和分子量,提高了产品的解酒和抗醉酒效果,与原料相比,产物的解酒和抗醉酒效果增强。本发明是对果胶的深度开发利用,有利于提高果胶的附加值,开拓其应用范围。该酶解产物具有良好的解酒和抗醉酒效果,可以作为解酒和抗醉酒成分应用于医药、食品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果胶及其酶解产物的解酒效果比较图;
图2是果胶及其酶解产物的抗醉酒效果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依据用户环境策略需求控制无线设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