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斗杆再生结构及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3722.2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辉;张国通;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3 | 分类号: | E02F3/4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结构 挖掘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液压系统的控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斗杆再生结构及挖掘机。
背景技术
斗杆作为挖掘机工作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斗杆处于挖掘动作时,由于自身的重力导致下降速度过快,从而致使有杆腔回油速度大于无杆腔供油速度使无杆腔产生吸空现象。为克服这一问题,出现了斗杆再生技术,通过一再生阀芯将有杆腔回油通路中的液压油供至无杆腔,以平衡有杆腔回油速度和无杆腔供油速度,但是现有的再生阀芯结构复杂,需要多组弹簧进行控制,调试复杂且工作时不稳定,而当挖掘机处于平地动作时再生阀芯处于再生与非再生的临界状态,造成斗杆油缸不稳定,进而导致斗杆动作忽快忽慢,产生抖动,影响挖掘机的操作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斗杆再生阀芯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克服挖掘机平地动作时产生抖动现象且结构简单的斗杆再生结构及挖掘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斗杆再生结构,其中,包括再生阀芯、再生功能阀芯、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上形成有与斗杆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的第一腔室以及与所述斗杆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的第二腔室;
所述再生阀芯与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分别连接,并通过于所述第一阀片上进行轴向移动控制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联通与否,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再生阀芯连接处设有压力控制的通断控制部件;
所述第二阀片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的第三腔室以及与油箱连接的第四腔室;
所述再生功能阀芯通过于所述第二阀片上进行轴向移动控制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联通与否;
还包括一用以检测所述第二腔室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一作用端,所述作用端与所述再生功能阀芯连接,所述作用端根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变化推动所述再生功能阀芯于所述第二阀片上进行轴向移动;
还包括一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再生功能阀芯连接,所述弹性部件于所述作用端不向所述再生功能阀芯施加推力时使所述再生功能阀芯通过轴向移动复位;
还包括一由先导压力控制的伸缩部件,所述伸缩部件与所述再生功能阀芯连接并于先导压力控制下推动所述再生功能阀芯于所述第二阀片上轴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再生阀芯内设有联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孔道,所述再生阀芯联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时对应所述第一腔室的区段上设有进口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出口设于所述第一孔道内的单向阀,所述通断控制部件主要由所述单向阀形成。
优选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主要由形成于所述第一阀片上并与所述第二腔室或者与为所述无杆腔供油的液压泵连接的第五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二阀片上并与所述第五腔室联通的第六腔室、所述再生功能阀芯内呈盲孔状沿所述再生功能阀芯轴向延伸的第二孔道、所述再生功能阀芯上联通所述第六腔室和所述第二通道的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二孔道内并与所述第二孔道开口处齐平的第一活塞、设于所述再生功能阀芯背向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并提供所述再生功能阀芯轴向弹力的一组弹簧以及限制所述第一活塞由所述第二孔道内脱出的限位阀块形成,所述作用端主要由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限位阀块形成。
优选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使所述能使端开始工作的压力阈值为4MPa。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主要由所述一组弹簧形成。
优选的,所述伸缩部件主要由限位阀块内设置的由先导压力推动的第二活塞形成,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再生功能阀芯连接并于先导压力控制下推动所述再生功能阀芯于所述第二阀片上进行轴向移动。
一种挖掘机,其中,包括上述斗杆再生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挖掘机处于挖掘动作时,根据无杆腔的压力可以自动实现再生开启与再生关闭。
2、可以消除挖掘机在平地动作时的抖动,提高了挖掘机操作的协调性。
3、采用活塞结构减小了结构尺寸,同时也减小了弹簧的结构尺寸,结构简单,压损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斗杆再生结构的实施例的再生阀芯及第一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斗杆再生结构的实施例的再生功能阀芯及第二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一种斗杆再生结构的实施例的再生功能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