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蓝牙技术扩展红外设备通信范围的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74411.8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章欣;赵兵;刘鹰;吕英杰;徐英辉;翟峰;李保丰;付义伦;孙志强;梁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B10/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蓝牙技术 扩展 红外 设备 通信 范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蓝牙技术扩展红外设备通信范围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通信技术是由红外线数据协会l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发展的点对点通信技术。红外通信设备成本低廉、体积小、功耗低、简单易用而且具有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连接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由于红外通信技术和设备都已经发展的很成熟,红外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能表、PDA、手机等移动设备通信领域。
但是,红外通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或者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红外通信技术的局限性极大的限制了红外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发展前景。例如,有些通信设备由于特殊需要位置固定且不容易接近,这对于需要与之通信的其它设备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需要通信的两台设备之间有阻隔,通信无法完成。
为了完成这种对于通信条件要求比较高的通信,需要一定的辅助设备。传统的通信设备无法直接用于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探索如何改变红外技术的通信模式,从而解决红外通信中的这些不便,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技术扩展红外设备通信范围的通信设备和方法,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与其他工作在相同频段的无线系统相比,蓝牙跳频更快,数据包更短,这使蓝牙技术比其它系统都更稳定,利用蓝牙技术稳定的通信链路和比较广的通信范围,可以弥补了红外通信过程中的不足,结合红外技术和蓝牙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红外设备的通信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蓝牙技术扩展红外设备通信范围的通信设备,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支撑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通信部分(4)。
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部分,用于通信设备进行伸长和方向控制;所述通信部分,用于通信信息的发送、接收和协议的转换。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持部分(1)、长度控制部分(2)和方向控制部分(3)。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持部分,位于通信设备的一端,用于控制通信设备的固定位置;所述长度控制部分,连接所述手持部分的右端,由能够伸缩的金属杆组成,用于控制通信设备的长度;所述方向控制部分连接所述长度控制部分的右端,由蛇形管组成,用于控制通信部分的角度。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通信部分包括:红外模块、蓝牙模块、转换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模块,用于完成红外信号的接收、调制和发送;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完成蓝牙信号的接收、调制和发送;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用于解析蓝牙和红外通信协议并对信号进行相互转换;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向所述红外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转换控制模块提供电能。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蓝牙模块采用型号为BC417的芯片;所述转换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AL008G的芯片;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
本发明提供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电池的容量为850mAh、电压为3.7v;所述锂电池设置有稳压器件。
本发明提供的第七优选技术方案中,红外模块包括:接收组件和发送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第八优选技术方案中,接收组件采用型号为TSOP58438的芯片;发送组件采用型号为TSAL6200的芯片。
本发明提供的第九优选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基于蓝牙技术扩展红外设备通信范围的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调整长度控制部分,使得扩展设备的通信部分靠近红外设备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
(2).调整方向控制部分,使得扩展设备的通信部分的中轴线与红外设备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的中轴线一致;
(3).扩展设备将红外设备的红外信号转换为蓝牙信号,与蓝牙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扩展设备是基于蓝牙技术扩展红外设备通信范围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ED平板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夜光式护墙角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