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棉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3924.7 | 申请日: | 2012-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14 | 分类号: | A01D46/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棉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的农业机械的发展,国内外出现的一些采棉机,采棉机利用采棉摘锭的摩擦力将棉花拨打下来,采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青铃采摘下来,如果采棉等到棉珠上的棉花全部开放完毕后开始,就容易将棉杆棉壳等一块采摘下来,棉花质量受到影响,机械采棉还需配备专用的清花设备对棉花进行清杂,增加了采棉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棉花含杂滤低的采棉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采棉机,包括机体和贮棉箱,所述机体上设有采棉机构、破碎机构、棉铃分离机构和出杂机构,所述采棉机构包括摘棉吸管、摘棉爪、摘棉滚筒和梳齿,所述摘棉滚筒和梳齿设于摘棉吸管内,所述摘棉滚筒沿轴向一周设有摘棉板,所述摘棉吸管与输料管一端连接,所述输料管另一端与破碎机构连接,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翼板辊筒和齿板辊筒,所述翼板辊筒位于齿板辊筒的右下方;
所述棉铃分离机构包括压棉辊筒和两个锯齿辊筒,两个锯齿辊筒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压棉辊筒位于右侧的锯齿辊筒的左上方位置,所述棉铃分离机构的出铃口通过管道与青铃贮存箱连接,所述棉铃分离机构的出棉口与卸料装置连接,所述卸料装置出口与出杂机构连接;
所述出杂机构包括毛刷辊筒、小锯齿辊筒和净棉刷,所述毛刷辊筒位于卸料装置的出口处,所述毛刷辊筒与右下方的小锯齿辊筒紧密接触,所述净棉刷分布于小锯齿辊筒底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出杂机构的出杂管与风机的出风管连接,所述出风管与输棉管连接,所述输棉管与贮棉箱连接,所述出风管底部对应出杂管下方设有棉花籽收集箱。
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上绞龙管和下绞龙管,所述上绞龙管位于下绞龙管的右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更合理,执行的工序包括采棉、 破碎、棉铃分离和出杂回收4道工序,棉铃分离机构的出铃口与青铃贮存箱连接,采摘无需等到棉珠上的棉花全部开放,使棉花壳分离率高,棉花与棉花籽分离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体,2、贮棉箱,3、摘棉吸管,4、摘棉爪,5、摘棉滚筒,6、梳齿,7、摘棉板,8、输料管,9、翼板辊筒,10、齿板辊筒、11、压棉辊筒,12、锯齿辊筒,13、出铃口,14、管道,15、青铃贮存箱,16、出棉口,17、上绞龙管,18、下绞龙管,19、毛刷辊筒,20、小锯齿辊筒,21、净棉刷,22、出杂管,23、风机,24、出风管,25、输棉管,26、棉花籽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采棉机,包括机体1和贮棉箱2,机体1上设有采棉机构、破碎机构、棉铃分离机构和出杂机构,采棉机构包括摘棉吸管3、摘棉爪4、摘棉滚筒5和梳齿6,摘棉滚筒5和梳齿6设于摘棉吸管3内,摘棉滚筒5沿轴向一周设有摘棉板7,摘棉吸管3与输料管8一端连接,输料管8另一端与破碎机构连接,破碎机构包括翼板辊筒9和齿板辊筒10,翼板辊筒9位于齿板辊筒10的右下方;棉铃分离机构包括压棉辊筒11和两个锯齿辊筒12,两个锯齿辊筒12左右对称设置,压棉辊筒11位于右侧的锯齿辊筒12的左上方位置,棉铃分离机构的出铃口13通过管道14与青铃贮存箱15连接,棉铃分离机构的出棉口16与卸料装置连接,卸料装置包括上绞龙管17和下绞龙管18,上绞龙管17位于下绞龙管18的右上方,卸料装置出口与出杂机构连接;出杂机构包括毛刷辊筒19、小锯齿辊筒20和净棉刷21,毛刷辊筒19位于卸料装置的出口处,毛刷辊筒19与右下方的小锯齿辊筒20紧密接触,净棉刷21分布于小锯齿辊筒20底部的左右两侧;出杂机构的出杂管22与风机23的出风管24连接,出风管24与输棉管25连接,输棉管25与贮棉箱2连接,出风管24底部对应出杂管22下方设有棉花籽收集箱26,由于棉花分量轻,容易被风机23通过出风管24吹回至输棉管25内,大量棉花籽回落至棉花籽收集箱26内,使得棉花与棉花籽充分分离。
结构更合理,执行的工序包括采棉、 破碎、棉铃分离和出杂回收4道工序,棉铃分离机构的出铃口13与青铃贮存箱15连接,采摘无需等到棉珠上的棉花全部开放,使棉花壳分离率高,棉花与棉花籽分离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3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纵盘底盒
- 下一篇:一种三应变三多晶平面BiCMOS集成器件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