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3611.1 | 申请日: | 201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1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戌有;郭杰文;李亚涛;冯占生;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金阳光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4 | 分类号: | H01M4/84;B22D11/06;B21B1/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拉网 冲网板栅铅带 制造 工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蓄电池板栅铅带的工艺及设备,尤其是一种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工艺及设备,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拉网或冲压式板栅以预先轧制的铅带作为原料进行生产,传统铅带制造过程是:首先在铅合金冶炼厂将电解铅熔化并添加合金元素后,由铅液泵输送至铸锭机铸造成合金铅锭,蓄电池生产企业以合金铅锭为原料,经二次加热熔化后,由铅液泵输送至连铸连轧生产线铸造并轧制成铅带。传统的蓄电池板栅铅带生产工艺需对合金铅锭二次熔化,存在着下述弊端:1、合金铅锭的二次熔化会产生合金材料的高温烧损,从而影响铅合金的成份和性能;2、二次熔铅过程会产生铅的氧化损耗造成材料浪费;3、熔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铅烟污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同时铅烟的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4、二次熔铅带来能源重复消耗;5、铅合金冶炼工厂的合金铅锭铸造工序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病,提供一种能降低铅烟等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及材料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工艺,它将电解铅熔化并添加合金元素后,输送至铅带连续铸带机铸造为粗制合金铅带,然后再以粗制合金铅带为原料,由铅带连续轧制机直接冷轧制成可供拉网或冲网使用的精制铅带,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电解铅熔化,将电解铅熔化,添加合金元素后搅拌均匀;
b、铅液输送,将熔化并添加合金元素后的铅液输送至连续铸造机的铅液供给系统;
c、连续铸造形成粗制合金铅带,由连续铸带机的铅液供给系统将铅液注入铸造模腔,经冷却系统冷却后形成粗制固态合金铅带,通过连续铸带机的铅带牵引机构将铅带牵引导出,并打卷储存,经检验合格后进入铅带连续轧制工序;
d、连续轧制形成精制合金铅带,由连续轧制机的轧辊对粗制合金铅带进行连续轧制,使其成为结构致密、强度高、柔韧性好、满足拉网或冲压板栅生产要求的精制铅带;
e、打卷储存,将精制铅带打卷,作为铅酸蓄电池板栅拉网或冲压工序原料进行生产。
上述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工艺,所述电解铅熔化步骤中,铅液合金元素配比为:钙元素含量0.05~0.09%,铝元素含量0.02~0.04%,铋元素含量≤0.003%。
上述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工艺,所述铅液输送步骤中,由连续铸造机的液位控制装置和液位自稳定装置来控制铅液的流量,使铅液匀速充入铸造模腔中。
一种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设备,它包括连续铸带机和连续轧制机,所述连续铸带机包括铅液供给系统,铸造系统、铅带冷却系统,铅带抽取装置和铅带导向装置,所述铸造系统由环形铸模、钢带和钢带张紧压紧装置组成,所述环形铸模的外圆面上设有U型环状槽,所述钢带通过钢带张紧压紧装置控制包覆于环形铸模的外圆面上,并将环形铸模的U型环状槽部分封闭形成铸造腔,所述钢带张紧压紧装置包括一个张紧轮和一个压带轮,所述张紧轮套装在钢带内侧,所述压带轮布置在钢带外侧。
上述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设备,所述铅液供给系统包括输铅管、长流槽和浇口盘,所述长流槽内设有液位控制装置,长流槽通过输铅管与铅液储存装置连接,所述浇口盘上设有液位自稳定装置,浇口盘与长流槽底部漏斗形开口连接,其出口与铸造系统的模腔相连。
上述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设备,所述铅带冷却系统与高压冷却水源连接,其喷淋装置布置在铸造系统环形铸模内外两侧。
上述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设备,所述铅带抽取装置布置在铸造系统环形铸模与包覆钢带形成的铸造腔的出口处,所述铅带导向装置位于铅带抽取装置的后面。
上述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设备,所述连续轧制机由底座、双辊轧机组和轧制液循环系统组成,所述双辊轧机组安装在底座上,它包括五组以上双辊轧机,所述双辊轧机由电机通过同步齿带驱动。
上述蓄电池拉网或冲网板栅铅带制造设备,所述双辊轧机包括箱体,下轧辊,上轧辊,上轧辊位置调整机构,所述下轧辊和上轧辊均安装在箱体内,其中下轧辊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上轧辊与下轧辊配装,在上轧辊的上方设置上轧辊位置调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金阳光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金阳光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3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