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1340.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吉宏;王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源电子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B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线圈 自动 折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线圈制造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绝大多数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器、电容器,扬声器等,都是生产部门根据规定的标准和系列进行生产的成品供选用。而电感线圈只有一部分如阻流圈、低频阻流圈,振荡线圈和LG固定电感线圈等是按规定的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的电感线圈是非标准件,往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自行制作。由于电感线圈的应用极为广泛,如LC滤波电路、调谐放大电路、振荡电路、均衡电路、去耦电路等等都会用到电感线圈,因此绕制合适的电感线圈十分重要。
扁平线圈电感即一种扁平式线圈的电感器,由一线圈部,所述线圈部两端延伸的接脚部,一由铁粉压铸而成的导磁座及盖体所构成;其中,线圈部为一扁平圈绕式导电线材,其两端接脚部朝与外部电路导接方向折弯,并在所述线圈部及接脚部的外表注有一绝缘包覆体,只外露一部分接脚部作为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接面,如此所述接脚部被预先定型而连同线圈部一起套置于导磁座中。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线圈折弯大都采用人工方式,无法保证折弯角度的准确性,所绕制完成的同一款产品也存在较大差别,导致线圈绕组的后续制程出现偏差,最终完成的电感线圈产品质量不稳定且性能较差,而且现有技术折弯角度会因为铜导线的弹性而反弹一定的角度,从而导致电感扁线圈折弯角度达不到标准,同时折弯线圈操作不便,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入料,自动化出料,以及自动折弯电感扁线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包括:
机架;
输送带模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第一折弯模组和第二折弯模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折弯模组连接于所述输送带模组,所述第二折弯模组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模组;
自动出入料导轨模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弯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模组为35度折弯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弯模组为95度折弯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模组包括第一折弯上气缸和第一折弯下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弯模组包括第二折弯上气缸和第二折弯下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模组和第二折弯模组分别设置有折弯模固定座,气缸档位,气缸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出入料导轨模组上设置有治具前挡气缸和轨道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模组包括输送带,输送带马达,输送带张紧装置和支撑座。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模组和第一折弯模组之间设置有治具导轨,治具吹入装置,治具分料气缸,治具后档气缸和治具隔离气缸。
本发明提出的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能够准确有效地折弯电感扁线圈,依次对电感扁线圈进行预折弯35度和折弯95度操作,使得电感扁线圈的折弯角度大于90度,避免因为铜线具有弹性而反弹一定的角度后造成电感扁线圈折弯角度达不到标准,同时本装置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力投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包括:机架119;输送带模组10,设置于所述机架119上;第一折弯模组20和第二折弯模组30,设置于所述机架119上,所述第一折弯模组20连接于所述输送带模组10,所述第二折弯模组30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模组20;自动出入料导轨模组40,设置于所述机架119上,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弯模组30。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弯模组20为35度折弯模组,所述第二折弯模组30为95度折弯模组,所述第一折弯模组20包括第一折弯上气缸108和第一折弯下气缸118,所述第二折弯模组30包括第二折弯上气缸105和第二折弯下气缸107,所述第一折弯模组20和第二折弯模组30分别设置有折弯模固定座104,气缸档位103,气缸连接杆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源电子制品(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信源电子制品(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模丝母
- 下一篇:一种RFID标签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