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和/或蒸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9009.0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塞巴斯蒂安·莱希特;费力克斯·诺伊曼;本杰明·阿尔特;奥列克山大·西淼诺夫;西尔维亚·卡尔沃;乔基姆·布劳恩;托拜厄斯·沃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J·埃贝斯佩歇合资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蒸发 装置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1)、特别是机动车内燃机(1)的排气系统(5)的混合和/或蒸发装置(12),
该混合和/或蒸发装置(12)具有支撑体(19),支撑体(19)包围流体可流过的装置(12)的横截面,且其垂直于装置(12)的轴向(20)沿周向延伸,
其中,支撑体(1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叶片(25,28),其垂直于轴向远离,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导向叶片(25,28)具有屋顶形轮廓(29),其包括通过脊(32)或顶端而相互连接的两个导向面(30,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脊(32)或端部设置在湍流侧,其中所述两个导向面(30,31)相对于轴向(20)处于相对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导向叶片(25)仅通过一个导向面(30)连接到支撑体(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个导向面(31)相对于支撑体(19)以独立的方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导向叶片(25)也相对于支撑体(19)在脊(32)的区域中以独立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导向叶片(25)具有两个矩形的导向面(30,31),其在边缘侧具有相应的四个侧面,其中在每种情况下,两个导向叶片(30,31)的一侧在脊(32)处彼此邻接,并且相应的导向叶片(25)仅通过这些侧中的单一侧与支撑体(1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了多个导向叶片(25),这些导向叶片(25)从支撑体在第一方向上突出并在第二方向彼此相邻地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装置(12)的轴向(20),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轴向(20)和第一方向而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导向叶片(25)的轮廓(29)配置为角形或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屋顶形轮廓(29)的相应的导向叶片(25)设置在支撑体(19)的湍流侧(26),其中在支撑体(19)的湍流侧(27)设置至少一个另外的具有其他轮廓的导向叶片(2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流出侧(27)的相应的导向叶片(28)与设置在湍流侧(26)的具有屋顶形轮廓(29)的导向叶片(25)的一个导向面(30,31)的流出边缘(36)轴向对齐地设置,并在轴向(20)上覆盖后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装置(12)的流体可流过的横截面是平的;
支撑体(19)包括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长侧壁(21,22)和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短侧壁(23,24);
短侧壁(23,24)分别将两个长侧壁(21,22)互相连接起来;
具有屋顶形轮廓(29)的至少一个导向叶片(25)设置在一个长侧壁(21,22)上,至少在一个轴端(26,27)上,并在另一个长侧壁的方向上远离。
12.一种用于内燃机(1)、特别是机动车的内燃机(1)的排气系统(5),
具有至少一个SCR催化转化器(6);
具有还原剂供给装置(8),其包括至少一个位于SCR催化转化器(6)上游的用于将还原剂供给到废气流(10)的喷嘴(9);
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设置在至少一个喷嘴(9)和至少一个SCR催化转化器(6)之间的混合和/或蒸发装置。
13.一种用于内燃机(1)、特别是机动车的内燃机(1)的排气系统(5)的SCR催化转化器(6),
具有壳体(15),在壳体(15)中设置有至少一个SCR催化转化器元件(16),
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和/或蒸发装置(12),该混合和/或蒸发装置(12)在壳体(15)中设置在至少一个SCR催化转化器元件(16)的上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埃贝斯佩歇合资公司,未经J·埃贝斯佩歇合资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0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驱偏心配注器
- 下一篇:气井井口自动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