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6288.5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梅;胡大维;胡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真冈热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1D1/18;C21D9/00;C23C8/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压铸模材质为H13刚,压铸模用于生产铜合金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淬火阶段
a)将压铸模置于真空高压气淬炉进行分级加热和保温;
b)向真空高压气淬炉充入N2将压铸模冷却到470℃-550℃,保温25-40分钟;
c)将压铸模冷却到95℃-115℃,转入回火炉;
B、回火阶段
C、氮碳共渗阶段
将压铸模置于真空炉内,炉内温度550℃-600℃,充入甲醇和NH3,反应4-6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甲醇占40%-60%,NH3占40%-60%,甲醇和NH3总数为百分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氮碳共渗阶段,甲醇占50%,NH3占50%,炉内温度570℃,反应4.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氮碳共渗化合物层深9-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氮碳共渗化合物扩散层深0.2-0.3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压铸模表面硬度1100HV0.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淬火阶段的步骤a)中分级加热为:以160℃/h-200℃/h升温到620℃-650℃,保温40-90分钟;接着以160℃/h-200℃/h升温到820℃-850℃,保温40-60分钟;接着升温到1010℃-1050℃,保温(15+材料厚度/2)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淬火阶段的步骤a)中分级加热为:以200℃/h升温到620℃,保温50分钟;接着以165℃/h升温到820℃,保温45分钟;接着升温到1030℃,保温(15+材料厚度/2)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回火阶段结束时压铸模表面硬度为46-48HR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压铸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淬火阶段,真空高压气淬炉的压强为0.6MPa-0.8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真冈热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真冈热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62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