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缬沙坦药用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7557.1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董珊红;姚振江;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31/41;A61K47/38;A61K47/32;A61P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4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缬沙坦 药用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药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缬沙坦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缬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口服吸收迅速,一般耐受性良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和分散片。
缬沙坦胶囊最早由瑞士诺华公司研制开发,1996年在德国首次上市,1997年获得美国FDA批准,1999年我国批准进口,商品名为“代文”,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药厂生产。
中国专利CN102266307公开了一种缬沙坦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囊的组成为:缬沙坦50-200份、微晶纤维素30-160份、交联聚维酮1-1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8-4份、聚维酮K30为1-9份、硬脂酸镁1-3份。在其制备过程中,缬沙坦需经过预处理,先将缬沙坦溶于乙醇中,得到缬沙坦乙醇溶液,另外取聚维酮K30溶于水中配成聚维酮K30水溶液,然后将聚维酮K30水溶液置于冰水浴中,在超声的条件下将缬沙坦乙醇溶液匀速滴加入聚维酮K30水溶液中,至溶液体系变浑浊,静置,过滤,干燥,粉碎过筛。所公开的制备方法中原料的预处理工序复杂,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生产周期加长,而且将原料单独进行制粒还容易造成原料的损失,增加生产成本。
2010版药典要求缬沙坦胶囊中最大单杂≤0.2%,总杂≤0.7%,而市售原研公司生产的缬沙坦胶囊最大单杂水平也仅仅能达到0.1%左右,总杂在0.2%左右,出于用药安全的考虑,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有关物质低、质量稳定的缬沙坦胶囊,同时还提供了制备该胶囊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缬沙坦药用胶囊,包含活性成分缬沙坦和药用辅料,药用辅料中包含崩解剂,所述崩解剂选自交联聚维酮XL-10和交联聚维酮XL。
上述药用胶囊,其处方中包含缬沙坦、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XL-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维酮K30、交联聚维酮XL、硬脂酸镁。
上述药用胶囊,其处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缬沙坦 59.7%
微晶纤维素 适量
交联聚维酮XL-10 2-5%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聚维酮K30 2.8%
交联聚维酮XL 2-5%
硬脂酸镁 1%
上述药用胶囊,其处方中交联聚维酮XL-10与交联聚维酮XL的重量和为处方总重的4-10%。
一种上述缬沙坦胶囊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将缬沙坦、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交联聚维酮 XL、交联聚维酮 XL-10、微晶纤维素分别过筛,备用;
2)称取处方量的缬沙坦、交联聚维酮 XL-10、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 XL、硬脂酸镁,称取两份处方量5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称取处方量的聚维酮 K30加水制成5%聚维酮 K30水溶液,备用;
3)将处方量的缬沙坦、交联聚维酮 XL-10、微晶纤维素、处方量5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匀,加5%聚维酮 K30水溶液制软材,制粒,烘干,整粒,随后加入处方量的交联聚维酮 XL 、硬脂酸镁、剩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匀,充填,即得到缬沙坦胶囊。
上述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将缬沙坦过80目筛,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交联聚维酮 XL和交联聚维酮 XL-10分别过60目筛,微晶纤维素过100目筛,备用;
2)称取处方量的缬沙坦、交联聚维酮 XL-10、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 XL、硬脂酸镁,称取两份处方量5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称取处方量的聚维酮 K30加水制成5%聚维酮 K30水溶液,备用;
3)将处方量的缬沙坦、交联聚维酮 XL-10、微晶纤维素、处方量5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匀,加5%聚维酮 K30水溶液制软材,制粒,烘干,整粒,随后加入处方量的交联聚维酮 XL 、硬脂酸镁、剩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匀,充填,即得到缬沙坦胶囊。
本发明处方中各种物料的百分比均指重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未经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翻转夹钳
- 下一篇:一种利用葵花籽皮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