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醋酸乙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5557.8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殿华;房鼎业;韩金平;贾景科;贾云;冯成海;高有智;延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15 | 分类号: | C07C69/15;C07C67/37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薛美英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醋酸 乙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酸乙烯酯(又名醋酸乙烯酯或醋酸乙烯)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二甲醚与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经催化反应制备醋酸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酸乙烯酯(又名醋酸乙烯酯或醋酸乙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工原料。如可用于制备聚醋酸乙烯(PVAc)、聚乙烯醇(PVA)、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VAE)和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VCA)等产品。
传统的制备醋酸乙烯的方法主要为乙烯法,天然气法和乙炔法。由于乙烯和天然气资源缺乏,乙炔法又因其高能耗的缺点日益受到制约。因此,探索一条不依赖原油而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合成路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EP 0566371A2提供了一种制备二醋酸亚乙酯(ethylidene diacetate,EDDA)的制备方法(EDDA可用于制备醋酸乙烯),其中所用的催化剂体系的基本组成为元素周期表VIII族中所包含的单质金属或其化合物、碘甲烷和碘化锂(或还包括乙酸锂),二甲醚的转化率及二醋酸亚乙酯(EDDA)的选择性均较高。然而,EDDA还需经一步消除反应,才能得到醋酸乙烯。
EP 0048174B1揭示了一种制备醋酸乙烯的方法,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是:醋酸乙烯的选择性低;溶剂选用醋酐或二醋酸亚乙酯、产品成本高。
鉴于此,提供一种简洁高效的制备醋酸乙烯的方法,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二甲醚(CH3OCH3,英文缩写:DME)与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经一步催化反应得到醋酸乙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制备醋酸乙烯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由二甲醚与合成气(由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得到目标物(醋酸乙烯);
其中:所述催化剂主要由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碘甲烷组成,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100wt%计,主催化剂占1wt%~25wt%,助催化剂占5wt%~35wt%,碘甲烷占40wt%~75wt%;
所述主催化剂为单质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所述单质金属选自元素周期表中VIII金属中一种或二种以上(含二种)混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选自元素周期表中VIII金属的卤(F、Cl、Br或I)化物、氧化物或含氧酸盐中一种或二种以上(含二种)混合物;
所述助催化剂为由式I所示化合物:
式I中,R为H或C1~C3的烷基。
本发明简化了醋酸乙烯的制备步骤,降低了醋酸乙烯的制备成本,可提高醋酸乙烯的收率10%~3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助催化剂、醋酸锂或碘化锂、碘甲烷和醋酸钯组成;
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100wt%计,主催化剂占2.5wt%~15wt%,助催化剂占10wt%~25wt%,醋酸锂或碘化锂占7wt%~25wt%(更优选的质量含量为12wt%~20wt%),碘甲烷占50wt%~70wt%,醋酸钯占1wt%~3wt%(更优选的质量含量为1wt%~2wt%)。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主催化剂为金属铑(Rh)或金属铑的卤(F、Cl、Br或I)化物、氧化物或含氧酸盐;更优选的主催化剂为金属铑的卤(F、Cl、Br或I)化物;最佳的主催化剂为碘化铑(RhI3)。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助催化剂为由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R为H或甲基;
更优选的助催化剂为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
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由主要步骤如下的方法制得:
将主催化剂(优选三碘化铑)、助催化剂(优选对甲苯磺酸或苯磺酸)、醋酸锂或碘化锂、碘甲烷醋酸钯混合,得到混合物(该混合物即为本发明述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制备醋酸乙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由上述方法制得的催化剂移入到一个带有控温装置和搅拌装置的连续反应釜中,向该连续反应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在压力为0.8MPa~1.3MPa、温度50℃~80℃的状态保持10小时~120小时(催化剂的活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