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渣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829.1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吉寿存;朵勇;马琨;唐琼仙;殷洪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方法,尤其是一种检测钢渣中铁含量的方法,属于分析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及时提供钢渣磁选生产线工艺控制质量信息,并对加工后的各级钢渣质量进行判定,以确定其再利用走向,需要对钢渣全铁含量进行检测。目前相关的渣料分析方法都只针对渣进行分析。正在制定中的黑色冶金行业标准—钢渣化学分析方法中规定:用于化学分析的钢渣样品应具有代表性的均匀样品,将入磨的钢渣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 g~100g,粉碎研磨,过0.080mm方孔筛,将筛上物用磁铁吸取其中的金属铁,余下的渣再研磨,直至全部通过0.080mm后,再用磁铁吸去细渣粉样中的金属铁后,将剩余的钢渣充分混匀,装入带有磨口塞的瓶中保存,或装入试样袋后放入干燥器中保存,以进行化学分析。分析时取出试样送烘箱中,于105℃~110℃下烘干1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再称量。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钢渣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金属物,因粒级与物相构成比较复杂,既有粉末,又有大颗粒,大颗粒中又往往存在金属物与渣相互夹杂的问题,导致样品偏析大且溶解不完全。如果将金属颗粒舍去,只分析渣部分的全铁含量,则分析结果必然与钢渣的实际含铁量不符。因此,现有的化学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分析出钢渣中的全铁(TFe)含量,因而难于为生产,为钢渣的再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发明内容
钢渣是金属物与渣相互包裹的混合物,根据钢的韧性和渣的脆性特点,探索合适的制样方法,以将钢渣中的颗粒状金属物与渣彻底分离,再分别检测其全铁含量,最后加和得到钢渣样品的全铁含量。
为解决钢渣中全铁含量的测定难度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测定钢渣中全铁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渣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A、将钢渣试样烘干至恒重后,破碎成粒度小于5mm的钢渣粒;
B、将步骤A的钢渣粒研磨50~70秒,过10目筛,对筛上物研磨80~100秒,过10目筛;对筛上物研磨20~40秒,过10目筛,合并筛下渣粉,对筛上物称量,得M1;
C、将步骤B的筛下渣粉研磨50~70秒,过40目筛;对筛上物研磨80~100秒,过40目筛;再对筛上物研磨20~40秒,过40目筛,合并筛下渣粉,对筛上物称量,得M2;
D、将步骤C的筛下渣粉研磨50~70秒,过120目筛;对筛上物研磨20~40秒,过120目筛;再对筛上物研磨20~40秒后,并入筛下渣粉中,得混合渣粉,称量得M3;
E、按70~80ml/g混合渣粉的量,在步骤D的混合渣粉中加入体积比为1:1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酸,再按20~30ml/g混合渣粉的量,加入浓度为250g/L的氟化钾溶液,搅拌分散混合渣粉后,于400~450℃温度下,加热蒸发冒烟至瓶口,取下,冷却至室温,按40~60ml/g混合渣粉的量,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盐酸与水的混合液,再滴加浓度为60g/L的氯化亚锡溶液至混合液为浅黄色,按200~300ml/g混合渣粉的量加蒸馏水,加热至微沸保持5min,得混合溶液;
F、在步骤E的混合溶液中,按40~60滴/g混合渣粉的量,滴加浓度为250g/L的钨酸钠,再滴加体积比为1: 9的三氯化钛与水的溶液至混合溶液为浅蓝色,又滴加浓度为0.0119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至混合溶液无色,按90~110mL /g混合渣粉的量,加入体积比为15: 15: 70的硫酸、磷酸及水的混合酸液,按20~30滴/g混合渣粉的量,滴加浓度为3g/L的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0.0358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混合溶液至稳定的紫色,并记录下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滴定量VO mL;
G、按下式计算混合渣粉全铁的百分含量:
C wt% = T×VO
式中:VO—试样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T—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对铁的换算因素;
换算因素T按下式计算:
T=WTFe/V1
式中:V1— 一个铁矿石或纯铁标准样品按相同步骤,测定三次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mL;
WTFe—铁矿石或纯铁标准样品中全铁的百分含量wt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