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梯度线圈的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48087.2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N.休伯;L.舍恩;S.斯托克;M.托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85 | 分类号: | G01R33/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任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梯度 线圈 冷却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布置在梯度线圈(1)的两个平面线圈(3、4、8、11、12、13)之间的冷却装置(25),所述冷却装置(25)带有至少一个第一薄膜(15)和至少一个第二薄膜(16),所述薄膜在区域内相互连接,使得形成了用于冷却流体的贯通的冷却通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17)具有分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冷却通道(17)形成在刚好两个薄膜(15、16)之间,尤其是在一个直的和/或弯曲的面内。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在薄膜的连接区域(23)中通过冲压至少两个薄膜(15、16)而形成了贯通的开口(26),所述开口(26)尤其能够以浇注物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开口(26)的直径在5mm至20mm的范围内,并且/或者开口(26)相互间的距离、特别是规则的距离在20mm至50mm的范围内。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在冷却通道(17)内形成了至少两个薄膜(15、16)相互的支承件(28),尤其通过至少两个薄膜的点状的连接和/或点状的深拉形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冷却通道(17)的整体基本上具有蜂窝状的模式。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薄膜(15、16)的材料由热塑性塑料形成或包括热塑性塑料。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薄膜(15、16)的材料厚度分别在0.1mm至0.5mm的范围内,和/或冷却装置(25)的厚度在1mm至5mm的范围内。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薄膜(15)和至少一个第二薄膜(16)通过焊接和/或粘合相互连接,尤其是良好导热地连接。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5)包括用于冷却流体的至少一个来流通道(29)和流出通道(30),所述通道的通道宽度尤其在10mm至50mm的范围内和/或带有对于至少一个来流通道(29)和流出通道(30)相同的通道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通过冷却通道(17)形成了冷却区域(31),且至少一个来流通道(29)和流出通道(30)分别布置在冷却区域(31)的对置的侧上,尤其在一个共同的侧上带有与至少一个来流通道(29)和至少一个流出通道(30)的流体连接(20、21)。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5)的至少一个边长,尤其是冷却装置的所有边长在0.2m至2米的范围内。
13.一种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25)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核自旋断层成像装置的梯度线圈(1)的两个平面线圈(3、4、8、11、12、13)之间的冷却装置(25)用于将在平面线圈(3、4、8、11、12、13)通电时产生的热通过在冷却装置(25)中流动的冷却流体、尤其是作为冷却流体的水导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两个平面线圈(3、4、8、11、12、13)之间使用一个冷却装置(25),尤其是具有最小厚度的冷却装置(25)。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25)和平面线圈(3、4、8、11、12、13)在多个层内上下叠置地布置在圆柱形表面上,尤其是被用树脂浇注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0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