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缠绕移动集尘板式静电除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0012.X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钟庆;侯永涛;张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10 | 分类号: | B03C3/10;B03C3/47;B03C3/74;B03C3/7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缠绕 移动 集尘 板式 静电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除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通过连续缠绕移动集尘板实现烟气净化的静电除尘机(ESP)。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工业上使用的静电除尘机,其吸附在固定集尘电极上粉尘采用频繁振打得方式进行清除,不仅结构复杂,耗电量大,存在着集尘极请灰不充分影响除尘效率的问题。日常使用的空调机的空气净化装置,需人工拆下定期清洗,费时费力,还影响通风效果。
移动除尘板,最初由日本日立公司开发,用于提高高比电阻粉尘的集尘效率,是刚性金属板铰接的环形坦克带结构,一个除尘装置由多组坦克带组成,每组坦克带都具有独立的转动和清灰装置,结构复杂适用于大型静电除尘装置。后有些厂家将刚性坦克带换成柔性织物,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对柔性织物的集尘性能进行了相应研究,整体结构依然维持日立公司的设计,每组环形的柔性织物都具有独立的驱动和清灰装置,只适合大型集尘装置。
本发明的移动除尘板采取非环形连续缠绕结构,只需要一组驱动和清灰装置,极大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适用于小型除尘系统,适合大批量生产。同时,集尘区域与清灰区域分离,清灰时消除了二次扬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增加集尘面积,提高除尘效果,便于清灰,实现免维护,降低成本的连续缠绕移动集尘板式静电除尘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连续缠绕移动集尘板式静电除尘机,包括有带吸尘装置的除尘机,除尘机外壳内部设置有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以及与集尘电极、放电电极相配置的高压电源装置,其中集尘电极为柔性带状的集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尘板缠绕在导辊上,所述的导辊包括有主动导辊和诱导导辊,其中诱导导辊有多个,分为两层等距离平行排列,集尘板往返连续缠绕在两层相对应诱导导辊上,形成平行的多块集尘板阵列,在每相邻的集尘板阵列间隙中间,安装有放电电极,所述的主动导辊为一对并与诱导导辊平行设置,并将集尘板缠绕在主动导辊上,由主动导辊通过集尘板带动诱导导辊转动,在主动导辊之间,还安装有对集尘板进行清扫的除尘装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除尘装置与集尘板阵列之间,还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将除尘机内部空间分割为除尘区域与集尘区域。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放电电极为中间挖空的框架结构,放电电极的边缘外侧还设有尖齿形状的突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集尘板还可以为刚性材料铰接成的坦克带构造。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主动导辊和诱导导辊任一导辊可以主动旋转也可以被动旋转。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除尘装置为一对与集尘板接触的刷辊,刷辊表面带有小毛刷突起进行刷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除尘装置也可以为与集尘板紧密接触的一对刮板,利用刮板挂掉集尘板上的灰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除尘装置也可以为与液体喷淋装置,采用喷头喷出清洗液洗涤集尘板。
采用如上除尘机提供的一种集尘板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两层诱导导辊的第一层导辊按照顺序依次标记为A1,A2,A3……,An;
第二层导辊对应按照顺序依次标记为B1,B2,B3……,Bn;
首先将集尘板的引头顺时针缠绕一侧的主动导辊,然后将引头拉伸到诱导导辊A1处,顺时针缠绕诱导导辊A1,然后往返到诱导导辊B1处,逆时针缠绕诱导导辊B1,然后将引头回复到诱导导辊A2处,顺时针缠绕诱导导辊A2,然后往返到诱导导辊B2处,逆时针缠绕诱导导辊B2,再次往返到诱导导辊A3处……,如此循环往复,完成对诱导导辊An的缠绕,然后将引头从诱导导辊An拉至最靠近该侧的主动导辊处,顺时针缠绕此主动导辊,并弯折回另一侧主动导辊,并将引头与集尘板末端衔接牢固,形成完整的一圈的集尘板缠绕带。
本发明的原理是采用的集尘电极是柔性的导电性织物,或者刚性材料铰接成的坦克带,在集尘区域连续缠绕在对置的两组诱导导辊上,增大集尘板的集尘面积,主动导辊带动集尘电极移动,当集尘电极移动到除尘区域时,由一对与集尘板接触的旋转刷辊或者清灰刮板或者液体喷淋扫落灰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其集尘板可移动,并结合使用旋转刷辊或者清灰刮板或者液体喷淋将捕集的粉尘完全扫落,这样可以高效地捕集高比电阻粉尘,同时不需要拆下人工清洗。由于采取连续缠绕结构,增加了集尘面积,提高了集尘效果,并且只需要一组驱动和清灰装置,极大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同时,集尘区域与除尘区域分离,清灰时消除了二次扬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