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3851.0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曹祥来;孔庆茹;乔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新裕祥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7/00 | 分类号: | C09J187/00;C09J11/06;C08G8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烷偶联剂 改性 环氧树脂 光纤 粘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粘合胶,具体涉及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其粘结力强,粘合质量高,可用于光纤光缆和连接器之间的固定。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是现代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具有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好、不受电磁干扰和节省铜材等优点。光纤粘合剂是用于光纤光缆与连接器之间粘接固定的一种粘合剂,由于其特殊的使用范围,因此对其要求较高,需满足以下几点:⑴较强的粘结力和持久性,粘合后不会因外界影响而出现脱胶移动现象;⑵高透光性,使用后不会产生光传导折射作用,不会造成传输损失;⑶稳定性高,耐高温高蚀且耐低温,具有良好的抵抗性。
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有:AB胶、热凝固环氧树脂胶、紫外线凝固粘合剂、预注入热溶胶和厌氧胶等。近年来,厌氧胶因其凝固速度快且不需要固化炉而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其在使用时,必须使用离子催化剂处理才能够凝固,若粘合剂未接触到离子催化剂,则将不会凝固,导致光纤无法被固定而产生活塞效应。AB胶由主剂和固化剂两部分组成,其主剂多采用环氧树脂,具有成本低廉、透明性好,力学和热学性能优良以及加工工艺成熟等优点。芳香族环氧树脂含有可吸收紫外线的苯环,吸收紫外线后会氧化变黄,而脂环族环氧树脂由于环氧基直接连接在脂环上,能形成紧密的刚性分子结构,固化后交联密度增大,使得固化后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分子结构中因不含苯环,表现出良好的耐UV性能和低吸湿性。
本发明中的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脂环族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一方面选用硅烷偶联剂参与脂环族环氧树脂共聚,提高聚合物结构稳定性,改善其粘接强度与耐水性,避免在高温下出现封装胶气化膨胀造成的剥落或开裂;另一方面脂环族环氧树脂先经有机硅改性,在结构中引入Si-O键,固化后更具有透光率高、耐热稳定性好、耐紫外光性强、吸湿性低等优点,更适合用于光纤光缆的粘接固定。此外,阳离子固化剂引发的光聚合具有不受氧阻聚、体积收缩小、厚膜等优点,既确保光纤光缆与连接器形成可靠的粘合,又能起到填补器件空隙防止高负荷受压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粘度小、粘结力强、耐高温高蚀且耐低温的光纤粘合胶,对光纤、金属、玻璃、陶瓷和多数塑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可广泛用于光纤光缆连接器、光学元器件及光通讯。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该粘合胶由主剂A与固化剂B两组分构成,经A、B组分按质量比1:(0.01-0.02)混合后用于施工,其特征在于,A组分制备方法为:将质量百分比为93%~95.5%有机硅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0.5%-1%硅烷偶联剂、4%~6%增韧剂和0.3%~0.5%消泡剂按比例称量好,在70-80℃条件下搅拌3-4h至混合均匀。
按上述方案的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装置中加入70%~75%环氧树脂混合物,由3,4-环氧环已基甲基-3,4-环氧环已基碳酸酯与聚[(2-环氧乙烷基)-1,2-环己二醇] 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醚以3:1的比例组成,加热熔融后,加入0.5%~1%的催化剂三苯基磷与20%~30%的硅树脂中间体,升温至120℃反应4h后,减压蒸馏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即可。
按上述方案的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树脂中间体为甲基苯基硅树脂、甲基硅树脂、低苯基甲基硅树脂、苯甲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有机硅聚酯改性树脂、聚甲基硅树脂、氨基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按上述方案的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二烷氧基型偶联剂,参与了脂环族环氧树脂共聚,提高聚合物结构稳定性,改善封装胶粘接强度与耐水性。
按上述方案的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剂为有机硅增韧剂。
按上述方案的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光纤粘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为阳离子型固化剂芳香重氮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新裕祥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新裕祥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3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