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调整带宽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1303.4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施雅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科网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65 | 分类号: | H04L12/865;H04L12/91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调整 带宽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调整带宽方法及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细化动态调整带宽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较大型网络中,内部用户单位(此用户单位可以是单个用户,也可以是部门,以及多个用户和部门的组合,以下简称用户)众多,但出口带宽有限,为保证用户上网速度,网络管理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基于用户做带宽分配;另外,在用户内部带宽中,业务流量类型也非常丰富,特别是令人头疼的带宽消耗者P2P应用,可以抢占仅有的带宽资源,导致其他业务流,比如视频会议等无法工作,而这些业务流只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存在,如果专门为其分配固定带宽,势必造成带宽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调整带宽方法。该方法在用户带宽内部实现基于应用优先级的带宽动态调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调整带宽系统。
其中,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动态调整带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网络流量进行应用协议识别;
S2、基于用户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流分类,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流控通道、优先级,并将流量进入该用户的流控通道下的发送队列;
S3、由带宽管理调度器调度并发送网络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DPI/DFI对报文应用层数据进行深度检测,从而识别应用协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步骤具体包括:
S21、基于用户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流分类;
S22、数据报文通过流分类后,可获得该报文所属流控通道ID和优先级,根据所述流控通道ID,定位流控通道,如果该流控通道不存在,则选择默认的流控通道;
S23、根据优先级,选择属于该优先级的队列;
S24、判断传输层协议,如果是UDP,则选择该优先级的UDP发送队列,否则选择非UDP发送队列,并将数据报文进入相应的发送队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
S31、由DRR算法选择本次发送报文的流控通道;
S32、由CAR算法判断当前流控通道速率是否正常,若是,则进入S33;若否,则填通道令牌,再次判断速率是否正常,若是,则进入S33,若否,则返回S31步骤继续选择流控通道;
S33、由优先级调度算法选择相对优先级最高的发送队列;
S34、通过CAR算法进行减通道令牌;
S35、从发送队列中取出报文,发送到网络。
相应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动态调整带宽系统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对网络流量进行应用协议识别;
分类单元,用于基于用户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流分类,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流控通道、优先级,并将流量进入该用户的流控通道下的发送队列;
发送单元,用于由带宽管理调度器调度并发送网络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识别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DPI/DFI对报文应用层数据进行深度检测,从而识别应用协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类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用户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流分类;
数据报文通过流分类后,可获得该报文所属流控通道ID和优先级,根据所述流控通道ID,定位流控通道,如果该流控通道不存在,则选择默认的流控通道;
根据优先级,选择属于该优先级的队列;
判断传输层协议,如果是UDP,则选择该优先级的UDP发送队列,否则选择非UDP发送队列,并将数据报文进入相应的发送队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由DRR算法选择本次发送报文的流控通道;
由CAR算法判断当前流控通道速率是否正常;
由优先级调度算法选择相对优先级最高的发送队列;
通过CAR算法进行减通道令牌;
从发送队列中取出报文,发送到网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用户带宽内部,实现了基于应用的动态带宽分配,保证了用户关键应用的使用效果,也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态调整带宽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态调整带宽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科网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科网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分类策略压缩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有双重平均的采样保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