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4714.0 | 申请日: | 201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坤;战仁军;李悦;贾贤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利坤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8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处理 工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含油污水处理和油罐清理中会产生含油固体废物,被称之为含油污泥,一般含油率10%~50%,含水率约40%~90%,具有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等特点。含油污泥是一种量大而面广的污染源,含有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底泥、池底泥。含油污泥的大量产生,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越来越大,所产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中的含油废物类。由于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随意排放或简单堆放都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和周围植被等环境因素造成污染,各国都对其实施严格的管理。因此,国内外很多油田和环保公司都积极开发含油污泥处理新技术并应用推广,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油田由于收集、处理难度大,处理工艺复杂,中国石油各油田目前基本没有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现阶段的处理方式以简易填埋与简易焚烧为主,或采用脱水后堆放干化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若不及时加以有效处理,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困扰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
对含油污泥处理常用的处置方法包括土地填埋、永久贮存、贮留地贮存、土地耕作、深井灌注和深地层处置等,脱水方法常采用焚烧法、生物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化学破乳法。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一般是利用含油污泥铺路、制砖、制作蜂窝煤等。国外还有含油污泥低温热解技术,以及采用溶剂和低频声波分离油泥的方法等。这些方法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造成污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国内油田含油污泥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有的油田已开始用一些简单的压滤设备处理污泥,以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国内有的研究设计单位也已开始研究污泥的处理技术和处理设备。油泥处理常用的设备包括脱水装置、过滤装置、加压装置、焚烧装置等几种,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设备生产效率比较低,有的设备产生的渣滓难以处理,因此在推广上有比较大的困难。例如,大庆油田从英国引进一套含油污泥处理设备,但是购置6年来,利用率一直很低;加之整套设备价格昂贵(仅一台15m3/h处理量的离心机售价就高达15万欧元),该设备也未能在国内推广使用。因此必须对油泥的处理设备进行系统的研究,以适应油田的实际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运行成本低,属于纯物理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药剂,不引入二次污染,处理时间相比其它方式要短,处理速度较快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加水搅拌稀释:油罐中的含油污泥经离心泵存放于油泥储放池中,经螺杆泵进入搅拌机上方的漏斗中,经漏斗进入搅拌机,搅拌机对含油污泥进行加水稀释;
步骤二、超声波破乳:搅拌稀释后的含油污泥经第一直列泵进入超声破乳设备,超声破乳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
步骤三、固液分离:破乳后的含油污泥经第二直列泵进入离心机,离心机对含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泥分和含油污水,泥分排入泥池,含油污水进入离心储液槽等待油水分离;
步骤四、油水分离:离心储液槽中的含油污水经第一高压泵进入超滤系统,超滤系统对含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得到油分和水分,并将油分排入浓缩池中,将水分排入滤液池中,滤液池中的水分一部分经第二高压泵进入漏斗中,经漏斗进入搅拌机并供搅拌机对含油污泥进行稀释,另一部分经反洗泵进入超滤系统进行清洗操作。
上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超声破乳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集成在所述超声破乳设备上的温控面板对破乳处理温度进行实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利坤,未经周利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4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