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锡渣的搅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6613.0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涛;伍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堃琦鑫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2 | 分类号: | B01F7/02;B01F15/00;B02C4/30;B02C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方法 | ||
1.一种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个锡焊池,所述锡焊池中具有锡液;
所述锡焊池上设有锡渣搅拌装置,所述锡渣搅拌装置包括支架、固定支架上端且输出轴竖直向下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机、固定于支架上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齿轮以及固定于支架上用于接收动力后搅拌锡渣的搅拌组件;
所述传动齿轮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伞齿和与第一伞齿配合的第二伞齿,所述第一伞齿传动轴与电机输出轴相连;
控制所述搅拌装置在锡焊池中位置,使第一伞齿和第二伞齿浸于锡液内以及使电机位于锡焊池上端且距离锡焊池中的锡液具有预设距离;
启动电机,所述第一伞齿接收电机输出的动力后带动第二伞齿转动,所述第二伞齿转动以带动所述搅拌组件搅拌锡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辗压轴、第二辗压轴和拨动轴,所述第一辗压轴和第二辗压轴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拨动轴上设置有拨片;
通过电机控制第二伞齿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辗压轴、第二辗压轴和拨动轴转动,拨动轴转动带动拨片将锡渣拨入第一辗压轴和第二辗压轴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一辗压轴和第二辗压轴辗压锡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辗压轴包括第一转动轴和间隔套设于第一转动轴上的多个第一滚筒,多个第一滚筒之间的第一转动轴上设有至少一块第一搅拌片;
所述第二辗压轴包括第二转动轴和间隔套设于第二转动轴上的多个第二滚筒,多个第二滚筒之间的第二转动轴上设有至少一块第二搅拌片;所述第一搅拌片与第二搅拌片在第一转动轴的径向上相互错开,所述第一搅拌片的自由端伸入多个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二搅拌片的自由端伸入多个第一滚筒之间的间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或第二滚筒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单个凹槽沿滚筒的轴向设置,多个凹槽在滚筒的周向上相互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轴上的拨片为多块,单个拨片形状为长条形且沿拨动轴的轴向设置,多块拨片在拨动轴的周向上相互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平齿以及与第一平齿配合的第二平齿和第三平齿,所述第一平齿与第二伞齿相连带动第一辗压轴、第二平齿和第三平齿转动,所述第二平齿带动第二辗压轴转动,所述第三平齿带动拨动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支架两端的支架固定板以及用于阻挡锡渣的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位于支架两端的支架固定板之间且与支架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阻挡片位于第一辗压轴下端,所述第二阻挡片位于第二辗压轴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片与第一辗压轴的间距为0.5mm~2mm,所述第二阻挡片与第二辗压轴的间距为0.5mm~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可拆卸式锡渣回收篮,所述锡渣回收篮上设有锡渣进入口,所述搅拌组件转动带动锡渣从锡渣进入口进入锡渣回收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锡渣的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渣回收篮中包括锡渣回收篮本体和设置于锡渣回收篮本体上的过滤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堃琦鑫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堃琦鑫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6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