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净化用平衡腔泄漏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1635.8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光勇;童锦;卢继珍;王勇清;谢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净化 平衡 泄漏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血液净化设备用检测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血液净化用平衡腔泄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血液净化设备中,主要包括血路、液路和控制系统三个部分。血路系统为患者在体外建立一个血液循环回路;液路系统产生与正常人体体液成分相近的透析液,控制系统控制各个部件运转并监控设备各项安全参数,保证机器正常安全运转。在正常治疗过程中,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在透析器处与血液净化设备产生的符合人体各项生理参数的透析液进行交换,纠正患者的电解质及体液平衡后,再将血液输回患者体内。
要想维持患者的体重平衡并精确控制患者脱水量,血液净化设备内就必须有一个平衡装置,保证单位时间内进出该装置的两种液体量完全相等,目前血液净化设备主要采用一种平衡腔的方式控制液体平衡。平衡腔上的电磁阀是否按照控制系统命令正常动作,电磁阀及腔体中间的隔膜是否产生泄漏将直接影响到平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能否对平衡腔的泄漏进行监控将直接维系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现有血液净化设备中的平衡腔,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对泄漏情况进行检测判断:第一种方案是在平衡腔中的隔膜上安装位置传感器,通过隔膜移动的位置来判断平衡腔上电磁阀和膜片是否泄漏。其缺点是:隔膜两端的压力差很小,无法检测电磁阀和膜片微小泄漏,检测精度较低。
第二种方案是在治疗间歇或设备自检时,控制平衡腔上电磁阀关闭或打开状态,通过泵给平衡腔加压,判断压力保持情况来检测电磁阀和膜片是否泄漏。其缺点是:在治疗过程中会中断正常治疗过程,且不能实时检测,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血液净化用平衡腔泄漏检测系统,利用检测电信号进行检测,检测精度较高,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检测,提高了安全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用平衡腔泄漏检测系统,包括平衡腔(1),该平衡腔的内部具有腔体(6),该腔体(6)由隔膜(7)分隔成废液腔室(A)和透析液腔室(B),在该腔体(6)的废液入口、透析液入口、废液出口和透析液出口处依次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1)、第二电磁阀(5-2)、第三电磁阀(5-3)和第四电磁阀(5-4);
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电磁阀(5-1)以及第三电磁阀(5-3)的任意一处安装有第一电极,且另一处安装有第三电极;在该第二电磁阀(5-2)以及第四电磁阀(5-4)的任意一处安装有第二电极,且另一处安装有第四电极;
还包括检测电路(4),该检测电路(4)由信号发生电路(8)和信号处理电路(9)组成,其中所述信号发生电路(8)用于分别向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提供检测电信号;
该检测电信号依次通过第一电极、与该第一电极对应的电磁阀、废液腔室(A)、与该第三电极对应的电磁阀,由第三电极传输给该信号处理电路(9);
该检测电信号还依次通过第二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对应的电磁阀、透析液腔室(B)、与该第四电极对应的电磁阀,由第四电极传输给该信号处理电路(9)。
该第一电极、第三电极、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在远离对应电磁阀的一端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接地电极(3)。
该第一电极、第三电极、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为针状或环状探头。
该检测电信号为交流脉冲信号。
该信号处理电路(9)用于判断废液输入过程、透析液输入过程中第一电极、第三电极、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的导通情况。
在废液输入过程中,如果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导通,则该信号处理电路(9)判定与该第三电极对应的电磁阀存在泄漏;
如果第二电极与第四电极导通,则该信号处理电路(9)判定与该第二电极对应的电磁阀存在泄漏;
如果该第一电极与第四电极导通,则该信号处理电路(9)判定隔膜(7)存在泄漏。
在透析液输入过程中,如果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导通,则该信号处理电路(9)判定与该第一电极对应的电磁阀存在泄漏;
如果第二电极与第四电极导通,则该信号处理电路(9)判定与该第四电极对应的电磁阀存在泄漏;
如果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导通,则该信号处理电路(9)判定该隔膜(7)存在泄漏。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检测电信号进行检测,检测精度较高,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检测,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1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