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木杆铅笔表面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4833.1 | 申请日: | 201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首钧;刘增武;刘平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增武 |
主分类号: | B27L9/00 | 分类号: | B27L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木杆 铅笔 表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木杆铅笔表面处理的装置,特别涉及用高温和挤压处理木杆铅笔未油漆表面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木杆铅笔生产过程中,经过刨杆后的笔杆表面不够光滑,可能有许多毛刺。当用杨木等纤维比较粗的木材作原料时,这种情形更为常见。
在木杆铅笔的生产过程中,刨杆后的工序是磨光。现有的磨光工艺是将大量待磨光铅笔放在磨光机上搓动,利用笔杆之间或笔杆与磨料之间互相摩擦来磨掉多余的部分,使铅笔表面光滑,以此方便下一道工序地处理。对于粗纤维等材质,机械磨光设备效率低下,处理后产品合格率低。另外,表面较粗糙的笔杆,会耗费更多的油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采用磨光机来处理笔杆的毛刺不但质量差、效率低,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木杆铅笔表面的装置,该装置解决了在铅笔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刨杆过程、磨光过程或木材纤维本身原因,产生毛杆等严重影响铅笔质量和成品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处理木杆铅笔表面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和成型模具,供料装置通过自身的动力将铅笔强迫性的通过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加热板和多个模芯,加热板上设置多个模芯的安装孔,模芯上的通孔与所要加工的铅笔外形相对应,利用模具的加热、摩擦、挤压定型作用进行表面光洁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用本装置的加热、摩擦、挤压和定型作用将笔杆 笔表面处理成平整、无刺、光滑的表面,颜色均匀。能够将本为残次品的毛杆处理成为规格均一、表面光滑的合格品,从而提高了铅笔质量,并降低了废品率;与此同时,为下一道油漆工序节约了材料;本发明较传统磨光机能高效地完成刨杆与油漆工序之间的表面处理过程,成品率高,节省油漆,甚至不用油漆直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1供料装置;2推笔装置;3成型模具;4机架;5落料斗;6导轨;7固定支架;8底板;9加热板;10模芯;11安装孔; 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包括供料装置1、推笔装置2和成型模具3,安装在机架4上。
推笔装置2的两侧,都安装有供料装置1和成型模具3,推笔装置2在中间;推笔装置2由导轨6、固定支架7提供支撑,固定支架上并排装有多根金属杆,每根金属杆对应一个落笔的槽道,固定支架下方连接有动作执行机构。供料装置1由落料斗5、底板和推拉机构构成,底板上方装有多根可以可自由转动金属圆棒,底板8上有槽道,落料斗一侧连接有推拉机构。
成型模具3包括加热板9和多个模芯10,加热板9上设置多个模芯的安装孔11,模芯上的通孔12与所要的加工铅笔外形相对应,利用模具的加热、摩擦、挤压定型作用进行表面光洁处理。
成型模具通电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待加工铅笔在落料斗、底板和推拉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入底板槽道,推笔装置在下方动作执行机构的带动下往复运动, 将槽道中的铅笔由供料装置1中推出,进入成型模具。利用高温成型模具,铅笔同时受到高温加热、摩擦、挤压作用,去除表面多余的毛刺并碳化成型。根据所用木材性质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设备运行速度,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均匀的成品。为了提高效率,本发明采用双料斗供料方式,即在推杆的两端分别设落料斗和高温成型模具,在推杆往复运动过程中,交替推动笔杆处理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增武,未经刘增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4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