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弹簧助力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28719.1 | 申请日: | 201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相军 |
主分类号: | F16D48/00 | 分类号: | F16D4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弹簧 助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助力机构,尤其是离合器弹簧助力机构。
背景技术
离合器助力机构可以使离合器操作轻便,最大限度减轻机动车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现有的各种离合器助力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有些助力机构设置在离合脚踏处,使离合拉索承受的荷载较大,较大的荷载使离合拉索易于磨损、形成阻力,也是离合拉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变的越来越重的根本原因。
申请号为200620023535.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离合助力器,它具有一个装配壳体,在壳体内固定有配置减速机构和卷筒的电机,其电机的卷筒上连接有卷绕拉线,卷绕拉线的另一端连接一缓释弹簧,缓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助力拉线的内拉线,其助力拉线的内拉线由装配壳体前壁穿出并连接至汽车离合器杠杆,助力拉线的外护线一端与装配壳体的前壁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汽车离合器脚踏拉线外护线的固定座上,在装配壳体内于缓释弹簧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开关控制触板,与前端开关控制触板相配置在触板和装配壳体前壁之间设置有控制弹簧,在两后开关控制触板之间卷绕拉线上有固定的限位碰点。
该离合器助力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但是在助力器内的电机卷筒上缠绕拉线,拉线在电机卷筒上的运动缠绕位置飘忽不定,稳定性较差。拉线与电机卷筒之间的运动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产生过大的摩擦力,摩擦生热,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缠绕拉线突然断裂,抗疲劳强度差,增加事故风险。而且,该汽车离合助力器配有电机,电机的生产必然导致制造成本过高。
申请号为200510020588.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离合器操纵用弹簧助力方法及电动执行器,该发明中的助力弹簧一端与操纵系统的固定件或机体连接,另一端与系统的操纵机构连接或者是与执行器动作输出部分连接。安装调试时,先将弹簧变形到或超过离合器分离操纵有效作用起点并且存储能量,助力弹簧的复位力作用在离合器摩擦传动件的夹紧件上,对分离操纵机构形成助力,当分离离合器时,助力弹簧的复位力克服分离时的阻力,减小了分离时所需要的力;当接合离合器时阻止弹簧复位力传到离合器摩擦传动件的压紧件上,从而保证了离合器的接合。
该机动车离合器操纵机构虽然也采用弹簧助力,但是该离合器助力机构实现其功能离不开电动执行部件,其助力弹簧的部分回位力要由电机提供,其电动执行部件的设置,不但消耗能源,而且结构复杂。
如申请号为20102060112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踏板助力回位弹簧机构,该助力装置设在离合器脚踏处,致使离合拉索或离合油压系统承受的载荷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离合拉索或离合油压系统易于磨损和形成阻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离合器弹簧助力机构不采用任何电动部件,仅用一根助力弹簧就能实现其助力功能,大幅降低了离合拉索的荷载。
本发明离合器弹簧助力机构,助力弹簧的一端与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铰接,另一端与固定件铰接,其与固定件铰接点位置的设置能使助力弹簧随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的运动而摆动,摆动的助力弹簧为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提供变化的助力。它在工作过程中有三种工作状态:反向助力状态、自平衡状态和正向助力状态。
反向助力状态:助力弹簧为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提供复位力。
自平衡状态:助力弹簧为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提供的助力值为零。
正向助力状态:助力弹簧的助力与离合拉索线芯的拉力共同驱动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
当不踩动离合器踏板时,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不运动,离合器压盘处于完全接合状态,此时助力机构处于反向助力状态,即复位力状态。
当踩动离合器踏板时,与离合器踏板连接的离合拉索线芯带动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先克服助力弹簧的反向助力,继续踩动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由反向助力状态运动至自平衡状态,其运动距离也即离合器的自由间隙。
继续踩动离合器踏板,助力弹簧的弹力逐渐被释放,其释放出来的弹力与离合拉索线芯的拉力共同驱动分离轴臂或分离叉或分离推杆,即正向助力状态,使离合器分离。
减小离合器踏板的踩动力,因离合器压盘的回弹力大于助力弹簧的助力,助力机构被反压回离合器接合状态,继续减小踩动力,助力机构被反压回自平衡状态至反向助力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相军,未经王相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胃癌瓜子
- 下一篇: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