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莓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1711.6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斌;唐小媛;赵宝生;陆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A23D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傅婷婷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莓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黑莓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黑莓籽粉经过冷冻粉碎细化、冷冻干燥脱水后,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黑莓籽油,以萃取出的黑莓籽油为芯材,变性淀粉、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成黑莓籽油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性淀粉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HI-CAP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1)选取经过清理、除杂的黑莓籽投入液氮中冷冻,在粉碎温度-130~-170℃,转速150~250r/min的条件下进行冷冻粉碎20~40min,将冷冻粉碎后的黑莓籽粉过40~60目筛;
2)将经冻粉过筛后黑莓籽粉,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5%;
3)将经过冷冻粉碎、真空冷冻干燥的黑莓籽粉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萃取时间60min,分离压力7MPa,分离温度35℃的条件下萃取黑莓籽油;
4)以超临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为芯材,将变性淀粉、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按1∶0.8~1.2∶0.8~1.2的质量比溶解于60~65℃的热水中,边搅拌边加入超临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继续搅拌10~15min后,通过胶体磨均质2~3次制得乳状液,其中壁材与芯材的配比为1∶2~4,总固形物含量为30%;
5)将该乳状液喷雾干燥得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1)选取经过清理、除杂的黑莓籽投入液氮中冷冻,在粉碎温度-150℃,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冷冻粉碎30min,将冷冻粉碎后的黑莓籽粉过60目筛;
2)将经冻粉过筛后黑莓籽粉,首先预冻至-30℃,预冻时间4h,后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冻干开始时物料厚度约1cm,冷凝器温度设定为-45℃,隔板终温设定为40℃,冻干15~20h至水分含量为3.4~5.4%;
3)将经过冷冻粉碎、真空冷冻干燥的黑莓籽粉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萃取时间60min,分离压力7MPa,分离温度35℃的条件下萃取黑莓籽油;
4)以超临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为芯材,将变性淀粉、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按1∶1∶1的质量比溶解于60℃的热水中,边搅拌边加入超临界CO2萃取的黑莓籽油,继续搅拌10min后,通过胶体磨均质3次制得乳状液,其中壁材与芯材的配比为1∶2.5,总固形物含量为30%;
5)将该乳状液喷雾干燥得所述的黑莓籽油微胶囊,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进料流量20ml/min。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黑莓籽油微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7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莓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织物用抗菌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